雷公藤根提取物
雷公藤為衛矛科植物雷公藤的根,又叫黃藤、黃臘藤、菜蟲藥、紅藥、水莽草,主產于福建、浙江、安徽、河南等地。原植物生于背陰多濕的山坡、山谷、溪邊灌木叢中。喜較為陰涼的山坡,以偏酸性、肥沃、土層深厚的砂質土或黃壤土最宜生長。味苦、辛,性涼,大毒。歸肝、腎經。功效祛風除濕、通絡止痛、消腫止痛、解毒殺蟲。用于濕熱結節、癌瘤積毒,臨床上用其治療麻風反應、類風濕性關節炎等,藥理研究也表明其有抗腫瘤、抗炎等作用。但其有大毒,應須謹慎。
【拼音名】 Léi Gōnɡ Ténɡ
【別名】黃藤、黃臘藤、菜蟲藥、紅藥、水莽草
【來源】衛矛科雷公藤屬植物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 f.,以根、葉、花及果入藥。根秋季采;葉夏季采;花、果夏秋采。
【性味】苦、辛,涼。有大毒。
【功能主治】祛風,解毒,殺蟲。外用治風濕性關節炎,皮膚發癢,殺蛆蟲、孑孓,滅釘螺,毒鼠。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或搗汁搽患處。
【化學成份】
根含雷公藤定堿、雷公藤扔堿、雷公藤晉堿、雷公藤春堿和雷公藤增堿等生物堿。
此外,雷公藤還含南蛇藤醇、衛矛醇、雷公藤甲素及葡萄糖、鞣質等。
【藥理作用】殺蟲作用:雷公藤的水浸液及乙醇浸液均有毒殺梨葉星毛蟲及卷葉蟲的能力;但其石油醚、乙醚或三氧甲烷浸液,則并無殺蟲能力。
藥理作用
研究發現,雷公藤主要具有以下幾種藥理作用:
免疫調節作用
紅斑狼瘡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存在著多種免疫學方面的異常。經雷公藤治療后,常有顯著的療效。驗血發現,隨著紅斑狼瘡病情的好轉,血液中原先存在的免疫學異常都能發生不同程度的改善。在實驗室進行的體外試驗,也證實雷公藤的生物堿能夠抑制抗體的形成。
抗腫瘤作用
動物試驗和一些臨床研究證明,雷公藤能抑制過快分裂增殖的腫瘤細胞,因此具有抗癌的作用。
改善微循環作用
雷公藤能使血管擴張,從而增加血流量;能降低血液的粘度、改善血小板的異常聚集和粘附,從而使微循環的"血瘀"現象得以改善。
其它作用
經觀察,雷公藤還具有抗炎的作用、殺菌作用以及解熱鎮痛作用等。此外,近來還發現,雷公藤毒苷具有抗艾滋病病毒的作用。
鑒于上述作用,雷公藤從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開始,逐漸被延伸應用到皮膚可許多疾病的治療,比如對麻風反應、紅斑狼瘡、皮肌炎、混合型結蒂組織病、干燥綜合癥、多形性紅斑、各種類型的血管炎、酒糟鼻等都有不同程度的療效。臨床治療還證實,它對各種類型的銀屑病,也具有較好的療效。但有礙于雷公藤所具有的毒副作用,目前通常還只選用與關節病性和膿皰型銀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