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碟子
百科名片
山苦荬別名:苦菜、節(jié)托蓮、小苦麥菜、苦葉苗、敗醬、苦麻菜、黃鼠草、小苦苣、活血草、陷血丹、小苦荬、苦丁菜、苦碟子、光葉苦荬菜、燕兒衣、敗醬草。為菊科植物山苦荬的全草或根。早春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生于山地及荒野,為田間雜草。分布于中國(guó)北部、東部和南部。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排膿;涼血止血。主腸癰;肺膿瘍;肺熱咳嗽;腸炎;痢疾疾;膽囊炎;盆腔炎;瘡癤腫毒;陰囊濕疹;吐血;衄血;血崩;跌打撈員傷。
【別名】苦荬菜
【來(lái)源】菊科野苦荬屬植物抱莖苦荬菜(Bunge) Hance,以全草入藥。5~6月間開(kāi)花時(shí)采收全草,曬干。 Ixeris sonchifolia
【性味歸經(jīng)】苦、辛,平。
【功能主治】止痛。用于頭痛,牙痛,胃腸痛及中小手術(shù)后疼痛。清熱解毒。
【用法用量】 0.4~1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