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混凝土灌漿料 灌漿料生產廠家
1、早強、高強:1天抗壓強度≥20Mpa;3天抗壓強度≥30Mpa;28天抗壓強度≥65Mpa。
2、微膨脹性:保證設備與基礎之間緊密接觸,二次灌漿后無收縮。
3、自流性高:可填充全部空隙,滿足設備二次灌漿的要求。
4、抗離析:克服了現場使用中因加水量偏多所導致的離析現象。
5、抗開裂:現場使用中因加水量不確定、環境溫度不確定以及養護條件限制等因素裂紋現象。
6、耐久性強:經上百萬次疲勞試驗50次凍融循環實驗強度無明顯變化。在機油中浸泡30天后強度明顯提高。
7、可冬季施工:允許在-10℃氣溫下進行室外施工。
1、用于設備基礎二次灌漿。
2、用于地腳螺栓錨固及鋼筋栽埋。
3、用于混凝土結構加固和修補。
注意事項
1、灌漿層厚度δ≥150mm時,選用CGM-1或CGM-2;
2、灌漿層厚度30mm<δ<150mm時,選用CGM-1或CGM-2 ;
3、灌漿層厚度δ≤30mm時,選用CGM-1或CGM-3型;
4、路面快速搶修,選用CGM-4型。
5.施工完畢后應立即噴灑養護劑或覆蓋塑料薄膜并加蓋草簾或棉被陰濕養護3-7天。
6.使用溫度為-10℃至40℃。嚴禁在灌漿料中摻入任何外加劑或外摻料。
工藝流程
1、機器攪拌:混凝土攪抖機或砂漿攪抖機;2、人工攪拌:攪拌槽及鐵鏟若干;
3、水桶若干;4、臺秤若干;5、流槽; 6、高位漏斗、灌漿管及管接頭;
7、灌漿助推器;8、模板(鋼模、木模);
9、草袋、巖棉被等;10、棉紗、膠帶;
具體詳情
一步:基礎處理
基礎表面應進行鑿毛處理。清潔基礎表面,不得有碎石、浮漿、浮灰、油污和脫模劑等雜物。灌漿前24小時,基礎表面應充分濕潤,灌漿前1小時,積水。
二步:支摸
1、按灌漿施工圖支設模板。模板與基礎、模板與模板間的接縫處用水泥漿、膠帶等封縫,達到整體模板不漏水的程度。
2、模板與設備底座四周的水平距離應控制在100mm左右,以利于灌漿施工。
3、模板頂部標高應高出設備底座上表面50mm。
4、灌漿中如出現跑漿現象,應及時處理。
第三步:灌漿料配制
1、一般地,按通用加固型按11-13%的標準加水攪拌,豆石加固型按9-10%的標準加水攪拌。
2、采用機械攪拌方式,攪拌時間一般為1-2分鐘(嚴禁用手電鉆式攪拌器)。采用人工攪拌時,應先加入2/3的用水量拌和2分鐘,其后加入剩余水量攪拌至均勻。
3、每次攪拌量應視使用量多少而定,以保證40分鐘以內將料用完。
4、現場使用時,嚴禁在CGM灌漿料中摻入任何外加劑、外摻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