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柴油脫色、減線油脫色、廢機油、基礎油脫色
第三代、第四代脫色技術轉讓
新聞報道
占小玲發明低成本廢油非***/白土法再生脫色劑
據【人民網】、【今日頭條】、【搜狐網】、【騰訊網】、【新浪網】、【中華網、【中國網】等網站報道:最近,一種低成本廢油非***/白土法再生脫色劑,由海南省海洋油氣研究所研究員占小玲發明成功。該脫色劑分為A、B劑,只要在常溫常壓下,分別將A劑、B劑按比例加入廢油中,分兩步攪拌反應分離出雜質后,再生脫色的油品,其色度達到國家標準。這是占小玲自2012年~2017年,經過五年的刻苦攻關,發明的第四代油品脫色劑技術。
據環保部門透露,廢機油一旦滲入泥土中,土壤幾十年都無法修復。要鏟除污染,必須深挖,將受污染的泥土全部清除才行。如果滲入地下水,后果則不堪設想,處理不當,1斤廢機油可污染1000噸清水,這相當于7個人一年的飲用水量。傳統廢機油的處理多為簡單的丟棄或者作為燃料焚燒,這樣不但對環境產生危害也是資源的一種浪費。研究表明, 廢油中含有大量對人體有害的物質, 如有致癌性的多環芳烴、多氯聯苯以及各種重金屬超微粒子等, 不管是燃燒、焚燒, 還 是 土 埋 、排 入下 水 道 或 注 入江 、河 、湖 、海 ,都會對空氣、土壤和水源產生污染, 危害環境和人們的健康。廢 油 燃 燒 會 產 生 大量 的 二氧 化 碳 、二 噁 英 、硫 磷 有 機化合物等有害物質, 對環境極不友好, 有可能通過各種渠道危害人類。另據估算, 一桶( 200L)廢潤滑油流入湖、江、海, 能污染約3.5平方公里的水面, 被污染域的水生動植物生態平衡很快遭到破壞。廢機油是公認的致癌和突發病變的毒物。因此,廢機油已被列入2016版《國家危險廢物名錄》。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還規定:非法排放、傾倒、處置危險廢物三噸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后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汽車每年產生的廢機油達900至1200萬噸、廢塑料約3400多萬噸、廢輪胎約1200多萬噸。這個數字還不包括外埠來港的大噸位貨船,再加上飛機、火車和各種機械設備等更換下來的廢機油,預計全國每年產生的廢機油大約在2500~3000萬噸之間。此外,我國每年產生的廢柴油和非標柴油的數量也相當于廢機油的產生量。這些廢物經回收熱加工后,平均按出油率50-70%計,每年可節約國家緊張的石油資源6000多萬噸,每年可創造5000多億元人民幣的經濟效益。從戰略意義上看,這相當于我國發現了5個大油田,利用好這些廢油意義十分重大。因此,國務院曾批準,財政部、稅務總局聯合下發通知,決定自2013年11月1日至2018年10月31日,對以回收廢礦物油為原料生產的潤滑油基礎油、汽油、柴油等工業油料免征消費稅,廢塑料回收也在此政策優惠范圍內。2015年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頒布的《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和勞務增值稅優惠目錄》,其中規定:以廢礦物油為原料生產的潤滑油基礎油、汽油、柴油等工業油料,可享受增值稅即征即退的政策。2017年2月4日,國家發改委發布2017年第1號公告。相關部門組織編制了《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2016版,將廢油再生列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主要內容。專家表示,根據國家發改委2011年發出的《關于印發“十二五”資源綜合利用指導意見和大宗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實施方案的通知》,廢舊機油回收和資源化利用是鼓勵發展的重點行業。通過稅收優惠支持廢礦物油再生企業發展,既可以緩解我國石油資源緊缺的壓力,又可以幫助正規經營企業度過困難時期,促進該行業產業化發展,提高該行業的技術水平、減少環境污染。
人類社會的發展,離不開優質能源的出現,和先進能源技術的使用。而大多數能源的不可再生性,使得當下能源消耗過大過快,與能源日益短缺的矛盾愈加突出。隨著石油資源的逐漸減少和人們對環保要求的日益提高, 廢油的回收再生利用越來越受到高度重視。眾所周知,機油使用一段時間后會被汽油、柴油等燃料油稀釋而造成閃點下降、粘度變小,從而失去原機油的潤滑性能。因此,將廢機油直接用來再生脫色其方法不可取。必須經過熱加工蒸餾,將廢機油中的汽油、柴油等輕油和潤滑脂、黃油等重組分分餾出來。因為廢機油中的輕油和重組分只有通過唯一的蒸餾方法才可分離,然后將分餾出來的汽油、柴油、機油分開再生脫色。否則,直接將廢機油的混合油再生脫色,無任何用途和價值。其實廢機油中, 真正變質的油只有5~10%, 大部分烴類組成仍是潤滑油的主要粘度載體和有效成分, 只要通過適當的物理和化學方法, 就能將廢油中的污染物和變質成分去除, 再生出質量達標的基礎油。廢機油的再生率一般可達70-80%以上,1000kg原油只能提煉200~300kg基礎油,而1000kg廢機油可再生700~800kg基礎油。在我國,廢油有效的資源化再生處理和循環使用有著巨大的潛力, 不僅能緩解能源短缺的壓力, 實現有限資源利用的最大化,還能使環境污染最小化, 使潤滑油行業符合清潔生產、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和諧發展的要求,切實履行哥本哈根中國進一步加大節能減排的承諾。因此,如何有效的去除廢油中的雜質,是廢油再生的關鍵。目前這些又黑又臭的廢油,普遍采用傳統的***/白土法進行再生脫色,由于***/白土法的排放問題,國家環保部2011年2月16日發布了《廢礦物油回收利用污染控制技術規范》,明文規定不能使用***/白土法再生廢礦物油。因***/白土法會產生大量酸渣、堿渣、白土渣及廢水,分離出的酸渣及白土會釋放出具有強烈刺激性的二氧化硫氣體及有機廢氣,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2016年1月1日,國家工信部也公布實施了《廢礦物油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同樣明確指出:嚴禁使用國家明令淘汰的***精制等強酸精制工藝。***/白土法不但對油品的質量造成不良影響,而且每生產一噸活性白土,要使用***0.667噸左右,燃煤約0.4噸,產生高酸度廢水約90立方米。人類生存環境需要低碳減排、無害化生產,***/白土法顯然不符合環保新理念。
雖然***、白土原料價格最便宜,但因濃***可與油中的有用成分,如芳香烴、異構烴、不飽和烴等反應,生成黑色粘稠酸渣。所以降低了油品的回收率,也使再生油的性能變差。而白土、脫色砂除了可吸附油中色素和有害雜質外,還吸附大量的油品。如釆用常溫白土精制再生廢油,由于白土具有極強的吸濕性,在貯存、運輸、使用過程中,表面孔穴吸附了一定數量的水分和空氣中的氧,導致常溫吸附性能變差。為使白土表面吸附的水分蒸發,提高白土再生脫色的能力,往往需將白土精制溫度提高到120-150℃以上。另外,為了達到白土一定程度的吸附,需要加快擴散速度,升高溫度會明顯降低油的粘度,加快擴散速度。這就也需白土在吸附精制時升高溫度,廢油的粘度越大,要求溫度越高。但溫度越高,油品在白土表面的聚合、縮合反應相應增加。過高溫度還會使白土酸性中心的裂解活性發揮出來,促進基礎油裂解而使粘度、閃點指標都下降,影響基礎油的潤滑性能和安全性。升高溫度還會因為空氣中的氧或油中的溶解氧的存在,引起油的快速氧化反應,使油品顏色變差,酸值上升。實踐證明,當油溫高于90℃以上時,由于白土表面氧的存在,不但加速油品氧化使油耗成倍增加,而且白土活性中心高溫下對油產生催化作用,更加大了油的損耗,使油中的現有色素加深增多,促進油中無色前體形成色素,加速了其他色素的熱破壞,使白土吸附色素的性能降低,從而影響脫色效果。由于白土中的氧部分處于游離態,部分處于吸附態,會加深油的氧化性,使色澤加深,浪費了部分好油。因此,用白土高溫再生廢油時,必須隔絕空氣才能防止氧化,要求采用抽真空工藝,這就提高了設備的造價,增加了廢油的再生成本。
據實驗測定,濃***損油嚴重,白土消耗多吸附油量大。濃***對油品易產生磺化、疊合、聚合反應,在除去雜質的同時,也去除了部分油品,使再生油的酸渣損失高達濃***加入量的100-150%以上;而白土更具有強大的吸油性,其吸附的油約占白土加入量的40-50%,造成油品損耗大、收率低,其綜合成本也就提高了。從廢油再生企業的實際生產中獲悉,釆用***/白土法再生廢油時,其收率均在80%以下,以上是造成再生油收率低的直接原因。由于脫色砂的吸附容量很有限,造成脫色砂過濾法消耗砂量特別大、吸油多,使再生油收率更低。從廢油再生企業使用脫色砂的情況得知,其綜合成本高于***/白土法。而且脫色砂過濾法對有些質量差的廢油,脫色效果并不理想,其色度難以達到國家標準。因此,研究開發價廉、高效、無害的新型脫色劑,已成為廢油再生脫色技術的必然趨勢。市場更期待有一種能替代***/白土法的投資少、成本低、常溫常壓脫色的新技術問世。
據悉,該發明的A、B兩種脫色劑,不含***、硝酸、***、高氯酸強酸,也不含三氯化鋁路易斯強酸,更不用白土和脫色砂。兩種脫色劑分別采用復方技術。這種疊合復方,既能克服單方的不足,又能發揮各自的優點。能產生疊加效應、相互促進、協同提高的作用,使脫色效果更加明顯。其中脫色劑A能去除廢油中的氧化物,其自身分子中的烴基受靜電斥力影響,使其鏈狀結構充分伸展,分子鍵形成網狀,分子間架橋增強,有利于對廢油的凝聚、網捕、卷掃,使廢油中的質變分子、成色物質、色素膠體等化合物纏繞包裹,形成大分子從油中分離出來;而脫色劑B,則是將經A劑脫雜后的油,作進一步清掃,特別是油中還未被除去的隱性劣變分子,和殘余游離劣化官能團,以及未成熟的微色膠體基團、過氧化基團、極性基團、半色素等進行一次比較徹底的清除,使脫色后的油品安定性得到進一步提高,其色度達到國家標準。現已開發出廢油脫色再生的新工藝,只要在原***/白土法的設備上稍加修改就可利用,這樣可減少重建投資。該發明的特點是投資少、見效快、常溫常壓操作,脫色劑及油品損耗的綜合成本比***/白土法還低。研究表明,再生廢油時以常溫為好,如果油溫每升高10℃,油品的氧化速度就增加一倍。高溫導致油品損耗增大、收率減少。而該發明的常溫常壓工藝,不需加熱產生廢氣和消耗能源;常溫常壓設備,使產品的終端用戶省時省投資;常溫常壓條件,適合普通文化人的操作,對后序推廣更容易。因此,專家稱該發明為廢油再生史上的重大突破。
據介紹,該發明除了可用于廢機油、廢塑料、廢輪胎煉制的各種廢油再生脫色外,同時還可用于煉油廠生產的汽油、煤油、柴油、重柴油、蠟油、基礎油、減線油等石油產品的精制脫色,使色度達到國家標準。因此,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隨著我國廢油、廢料數量的不斷增加,該發明順應市場、呼之欲出,具有“變廢為寶”、“利廢為能”的積極作用。可以預料,該發明將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海南省海洋油氣研究所
關于廢油非***/白土法再生脫色劑
技術轉讓說明書
我所研究員占小玲發明的廢油非***/白土法再生脫色劑技術問世后,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人民網】、【今日頭條】、【搜狐網】、【騰訊網】、【新浪網】、【中華網】、【中國網】等30多家新聞媒體進行了新聞報道,全國各地紛紛來人來電咨詢有關技術轉讓事宜。為了使科技成果盡快轉化為生產力,應市場之急需,現決定對外轉讓本技術,有關事項說明如下。
一、本技術應用范圍 既可用于各種廢機油、廢塑料、廢輪胎經熱加工分餾出來的黑色廢油再生脫色,又可用于煉油廠生產的催化柴油、熱裂化柴油、焦化柴油、蠟油、重柴油、減線油、基礎油等石油產品的精制脫色。
二、本技術特點 本技術不用***、***、硝酸、高氯酸強酸,也不用三氯化鋁路易斯強酸,更不用活性白土、脫色砂。
三、綜合成本對比
(一)***/白土法綜合成本,依據廢油再生企業處理的成本經計算得出。
1.材料費: 98%的濃***,平均按約850元/噸計,根據不同的廢油質量,加劑量約5~8%左右,折合人民幣約42.5~68元;(2)燒堿,平均按約2800元/噸計,根據不同的廢油質量,加劑量約1~1.5%左右,折合人民幣約28~42元;(3)活性白土,約1600元/噸,根據不同的廢油質量,加劑量約8~15%左右,折合人民幣約128~240元。
2.噸油加劑成本:濃***約42.5~68元+燒堿約28~42元+活性白土約128~240元=約198.5~350元。
3.噸油損耗費:平均按濃***加白土再生共損耗油約15~20%計(按噸油5000元計)折合人民幣約750~1000元。
4.噸油綜合成本:加劑成本約198.5~350元+油損耗費約750~1000元=948.5~1350元。
5.脫色砂過濾法消耗砂量特別大、吸油多,導至再生油收率低。根據廢油再生企業使用過濾砂的現實狀況得知,其綜合成本高于***/白土法。而且對有些質量差的廢油,其脫色效果并不理想,其色度難以達到國家標準。
(二)本技術非***/白土法綜合成本,依據網站商家公布的原材料價格概算得出。
1.材料費:分為高粘廢油和低粘廢油脫色劑兩種。
1.1.中低粘度廢油噸油脫色劑成本:(1)脫色劑A1:約4000元/t,根據不同的廢油質量,加劑量約5~8%,折合人民幣約200~320元左右;(2)脫色劑B:約7000元/噸,根據不同的廢油質量,加劑量約0.5~1%左右,折合人民幣約35~70元,合計:約235~390元。
1.2.高粘度廢油噸油脫色劑成本:(1)脫色劑A2:約1600元/t,根據不同的廢油質量,加劑量約8~15%,折合人民幣約128~240元左右;(2)脫色劑B:約7000元/噸,根據不同的廢油質量,加劑量約1~3%左右,折合人民幣約70~210元,合計:約198~450元。
2.噸油脫色劑成本約:235~390元;198~450元。按高約198~450元計。
3.噸油損耗費:約6~9%(平均按噸油5000元計),折合人民幣約300~450元。
4.噸油綜合成本:加劑成本約198~450元+油損耗費約300~450元=約498~900元。
因此,本技術的噸油綜合成本約535~900元,比***/白土法、脫色砂過濾法約948.5~1350元還要低。
注:以上成本概算是根據國內廢油再生企業的數據為依據而概算的,因廢油質量差距較大,原料價格也不同,因此計算成本可能存在一定的誤差,因此以上成本概算僅供參考。
四、排廢對比
1.***/白土法:產生***渣、白土渣、燒堿渣、廢水及二氧化硫等廢氣對環境嚴重污染。
2.本技術非***/白土法:沒有廢水、廢氣排放,少量廢渣經處理后用作煤的摻合燃料,不會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
五、脫色工藝 本技術脫色A、B劑原料有多種,制配簡單,只要常溫常壓下,按配方比例和順序,投料于普通反應釜中,攪拌均勻、反應徹底即可。廢油再生脫色方法:先將A劑按比例加入脫色A釜中,攪拌20-30min,進分離機分離出雜質后,進入脫色B釜中,并按比例加入脫色劑B,攪拌20-30min,進分離機再次分離出殘余雜質后進入成品罐。最后將分離出來的雜質廢渣,在捏合機或混合罐中,加劑處理后形成高沸點物質,用作煤的摻合燃料,即完成廢油再生脫色的全過程。因為不用水洗工序,所以無廢水排放。再生廢油中的臭廢氣,釆用吸收凈化工藝。廢油再生脫色一般為常溫,只有粘度大、凝點高的油才用60-80℃左右的溫度。
六、設備利用 已經有***/白土法脫色設備的企業,可按照本技術工藝圖進行設備改造,能利用的都用上,盡量減少重建投資;原已購買第一代至第三代技術的企業,可釆用原工藝進行個別小修改即可使用,可省去重建投資。
七、本技術原創 本技術發明人、技術權人為占小玲,發明人單位:海南省海洋油氣研究所。
八、本技術轉讓費 (1)本第四代技術:普通轉讓費88萬元。如需獨占、獨家轉讓的,技術轉讓費另議;(2)原第三代技術:普通轉讓費15萬元(如用戶指定確實需要)。
九、技術更新優惠 本技術為占小玲發明的第四代油品脫色劑技術,凡以前已購買過占小玲的第一代至第三代油品脫色劑技術的,如需再購買第四代本技術者,可享受在本技術轉讓費中,扣除原已收的第一代至第三代油品脫色劑全部技術轉讓費的優惠,憑原簽訂的技術轉讓合同辦理。
十、本所聲明 占小玲從未委托任何單位、任何個人轉讓本技術,也未委派學生、助手之類的轉讓本技術。請客戶務必驗證占小玲本人及身份證,以防上當受騙,如因此造成的一切后果自負。歡迎客戶自備油樣,來我所免費試驗脫色效果,并將脫色樣品帶回,負責轉讓后工業化產品達到樣品的同等效果。如達不到同等效果,退還全部技術轉讓費,賠償全部經濟損失,并在簽訂國家科技部制訂的全國統一《技術轉讓(技術秘密)合同》中約定好。
十一、溫馨提示 隨著科技的發展,不斷提高廢油再生脫色的收率、減少環境汚染、降低損耗、提高油品質量,這已不是依靠單一手段能完成的,需要多種技術的集成及綜合應用才能達到目的。除此之外還需在原創技術的基礎上不斷的創新,不斷的更新換代,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才能使企業立于不敗之地。隨著廢油再生行業竟爭的不斷加劇,廢油再生脫色技術,成了廢油再生企業的經濟效益支柱。特別是對再生脫色技術的原創,更是夢寐以求。因為只有技術原創,才能掃除“技術成本”、“再生成本”、“再生產品質量”而導致的廉價滯銷,即使跌破成本價也很難銷售的障礙。正因為如此,國內將有一大批,擁有技術原創的優秀廢油再生品牌迅速崛起,而逐漸成為廢油行業中的翹楚!在這種大形勢下,如還有人敢冒侵犯知識產權的法律大忌,僅靠從原創人手上轉讓來的一紙配方,號稱所謂的原創技術,進行“斷章取義”的“紙上談兵”,廹不及待的轉手倒賣出去。殊不知技術原創發明人,在油品精制脫色技術領域,經過30多年的刻苦攻關,一步一個腳印、穩打穩沖的走過來的,已從第一代更新換代發展到第四代技術,經過無數次工廠化的現場技術指導,才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實踐出真知,不經過長期的工作實踐,哪來的技術真諦?然而這些技術販子,本身就不是從事這方面專業的,根本沒有經過專業化研究和訓練,也從未經過發明人在工廠現場,進行工業化全面技術指導和操作上的培訓、吸收、消化、直至完全掌握。特別是對工藝設備的調試、整改微分方法,生產流水線上的訣竅性要點,以及生產實踐中的經驗技竅等眾多集成實用技術,沒有親自經過系統化、貫穿性的學習、實踐、專業訓練,在“一竅不通”的情況下,“似懂非懂”的就急急忙忙、偷偷摸摸的便宜擴散給企業,這種方法將會終結。因這對終端用戶廢油再生企業是得不償失,不但販賣者對技術是“一知半解”,而且倒賣后毫無技術后勁可言,很難將技術發揮得淋漓盡至,更難創造出企業自主的優質品牌。結果造成企業因產品質量上不去,而全面影響企業的效益和發展。眾所周知,一個指揮員從未上過戰場能指揮打勝仗嗎?這種圖便宜的做法最終坑人害已,給企業縮小了生存的空間。《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侵犯知識產權罪,違反知識產權保護法規,未經知識產權所有人許可,非法利用其知識產權,侵犯國家對知識產權的管理秩序和知識產權所有人的合法權益,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情節嚴重的行為。《刑法》還規定:違反約定或者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含技術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給商業秘密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害的,構成侵犯商業秘密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后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隨著我國“依法治國”的法律意識不斷增強,這種做法除了要承擔巨額賠償的法律責任外,再靠這種拾撿便宜過時技術的方法,對企業不但不能帶來好處,還會使企業在“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大環境中錯過良機。更會在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的“大眾創業”的新浪潮中,形成“萬眾創新”的新勢態下,因為得不到原創技術更新換代的支持,也得不到技術原創人的創新支撐,更得不到處于世界前沿的尖端技術原創作為支柱,而僅僅依賴“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二販子”,靠模仿來的淘汰技術,是永遠跟不上技術不斷創新的形勢而喪失竟爭力,將會被社會淘汰出局,在廢油再生行業中無立足之地而自行退出歷史舞臺。
對于創新而言,有的是基于突破性技術的創新,有的是基于產品的創新。當一個突破性技術剛出來之時,是需要基于技術的創新。一旦這個技術成熟之后,便可以選擇另外一種創新途徑,而這條途徑也是基于技術創新的另外一個反向思維方式。這才是顛覆性創新的真正意義所在。
古人云:便宜無好貨。好貨不賤賣。這是千古不破的真理。技術是商品,原創要成本,便宜從何來?買不盡的便宜,上不盡的當!道理誰都懂,只怨便宜誘力大。
十二、其他未盡事宜 可電話聯系。詳情可登錄《中國汽油柴油技術網》瀏覽,網址:***.66511122.cn 。聯系人:占小玲,手機:13118987582,座機:0898-66511122,單位:海南省海洋油氣研究所,地址:海南省海口市濱海大道華信路花園大廈19D。
海南省海洋油氣研究所
2017年5月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