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竹筍,在中國自古被當作"菜中珍品"。竹筍是中國傳統佳肴,味香質脆,食用和栽培歷史極為悠久。《詩經》中就有"加豆之實,筍菹魚醢"、"其籟伊何,惟筍及蒲"等詩句,表明了人民食用竹筍有2500年以至3000年的歷史。
竹筍,是竹的幼芽,也稱為筍。竹為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食用部分為初生、嫩肥、短壯的芽或鞭。竹原產中國,類型眾多,適應性強,分布極廣。全世界共計有30個屬550種,盛產于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地區。中國是世界上產竹最多的國家之一,共有22個屬、200多種,分布全國各地,以珠江流域和長江流域最多,秦嶺以北雨量少、氣溫低,僅有少數矮小竹類生長。
【詞目】:竹筍
【拼音】:[zhú sǔn][1]
【英文解釋】:bamboo shoots;
【基本解釋】:
bamboo shoot 從竹子的根狀莖上發出的幼嫩的發育芽,一經長出地面就砍下作為一種蔬菜,尤其被中國人和日本人所食用。
【別名】竹萌、竹芽、春筍,冬筍,生筍。
竹筍是我國傳統佳肴,味香質脆,食用和栽培歷史極為悠久。《詩經》中就有“加豆之實,筍菹魚醢”、“其籟伊何,惟筍及蒲”等詩句,表明了人民食用竹筍有2500年以至3000年的歷史。
竹筍原產熱帶、亞熱帶,喜溫怕冷,主要分布在年降雨量1000-2000mm的地區。我國優良的筍主要產于江西、安徽南部、浙江、珠江流域、福建、臺灣等地[1]。
產品規格:10:1 20:1 50:1
檢測方法:uv
性狀:棕黃色精細粉末
目數:80-120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