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舊漆膜通常是熱塑性樹脂或室溫交聯(lián)固化的樹脂,如醇酸樹脂漆、硝基漆、環(huán)氧樹脂漆和聚氨基甲酸酯漆等,這些聚合物的漆膜都能溶解或溶脹于適當(dāng)?shù)挠袡C溶劑。構(gòu)成這些漆膜的聚合物分子中都含有某些活性官能基,如酯鍵、醚鍵、酰胺鍵等,在熱的酸或堿液作用下,易發(fā)生酸解、堿解等化學(xué)反應(yīng),使漆膜聚合物分子鏈斷裂。因此,舊漆膜易被有機溶劑脫漆劑或堿性脫漆劑、酸性脫漆劑等清除。
傳統(tǒng)脫漆劑一般分為無機脫漆劑和有機脫漆劑。無機脫漆劑又可分為堿性脫漆劑和酸性脫漆劑。
堿性脫漆劑一般由堿性物質(zhì)(常用氫氧化鈉、純堿、水玻璃等)、表面活性劑、緩蝕劑等組成,使用時一般需要加熱,一方面堿使漆中的某些基團皂化而溶于水,另一方面熱蒸汽蒸煮漆膜,使之失去強度并使其與金屬間的附著力降低,加之表面活性劑的浸潤、滲透和親和作用,最終使舊漆層被褪掉。
酸性脫漆劑無機酸中,濃***、***、磷酸和硝酸等都可以與漆基發(fā)生作用。由于濃***、硝酸易揮發(fā)產(chǎn)生酸霧,同時對金屬基材有腐蝕作用,濃磷酸褪漆時間長,對基材也有腐蝕作用,因此,上述 3種酸較少用于褪漆。濃***與鋁、鐵等金屬發(fā)生鈍化反應(yīng),因此對金屬腐蝕很小,同時其對有機物具有強烈的脫水、炭化和磺化作用而使其溶于水中,所以濃***常常用于酸性脫漆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