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碳酸鈣特性以及工藝流程
納米級超細碳酸鈣含水量高,粒度較細,發粘,干燥后粉塵較輕,收集困難,又因水分較高,干燥能量消耗較大,不適合采用氣流干燥。如選用雙槳葉干燥器與盤式干燥器組合使用,既解決了輸送問題,又會達到很好的干燥效果。雙槳葉干燥器與盤式干燥器均為傳導型干燥器。熱效率高,能量消耗較低。本裝置先用內加熱雙螺旋干燥器將含水量50%的物料干燥到25%,以消除粘性。因物料粘結冷的接觸面,而不粘結熱的接觸面,所以接觸物料表面均設計為熱面。雙槳葉干燥為恒速干燥,能耗相對盤式干燥器高一些。經內加熱雙螺旋干燥器干燥后含水量25%的物料進入盤式干燥器,(如輕質碳酸鈣可直接進入盤式干燥機干燥)達到含濕量0.3%的要求,兩種干燥器內均通入250℃導熱油加熱。盤式干燥器立式工作,上部濕度較高,濕份由蒸汽散熱器加熱的熱空氣從干燥器頂部的排濕口排出。該氣速很低,不存在被干燥產品的夾帶,不需要粉塵收集系統。物料干燥后從下部出料口排出,該階段為發揮每降速干燥階段。干燥器組合使用,能更好的種干燥器的優點,這也是近幾年干燥行業的發展趨勢。
盤式連續干燥器主要由開孔的干燥盤、耙臂、耙葉、主軸、傳動裝置、加料器和筒體等組成。每個盤上方配有一個十字耙臂,耙臂固定在主軸上,耙臂上裝有若干可調的耙葉,耙臂通過連桿連在一起。干燥盤是空心的,加熱介質從此中空流道中通過。運行時軸及十字耙臂由調速電機通過減速機帶動而緩慢旋轉,耙葉則在盤面上移動。
濕物料自加料器連續地加到干燥器上部第一層干燥盤盤面上,耙臂隨主軸作回轉運動,帶動耙葉連續地翻抄物料。物料沿指數螺旋線流過干燥盤表面,從第一層干燥盤的開孔處落到正下方的干燥盤上,在第二層干燥盤上物料移動一定距離后落入下一層干燥盤中,物料自上而下通過所有的干燥盤。已干物料從最后一層干燥盤落到殼體的底層,被耙葉移送到出料口排出。濕份從物料中逸出,由設在頂蓋上的排濕口排出。
雙槳葉干燥機簡介
雙槳葉干燥機由夾套外殼、雙螺旋干燥輸送軸、驅動機構、頂蓋、排濕系統等組成。外殼夾套和干燥輸送軸內通入加熱介質。濕物料從干燥器設在頂蓋上的加料口加入干燥器內,在轉動的干燥輸送軸的推動下不斷翻滾前進,物料在運動過程中被加熱,進行傳熱傳質完成干燥作業。根據被干燥物料的產量、性質初始及最終含水量,確定干燥面積。內加熱雙螺旋干燥器臥式工作,干燥完成后由干燥器另一端的底部出料口排出且同時完成輸送過程。整個干燥過程密閉操作,從物料中釋放出的水蒸汽由干燥器頂部的排氣管直接排出,該尾氣主要成分是水蒸汽,氣速較低,不存在被干燥產品夾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