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說明
豆科植物蔓性千斤拔Moghania philippinens(Merr.et Rolfe)Li.以根部入藥。主產于廣西,廣東、湖南、湖北、福建、江西等地有分布。味甘辛,性溫,具有壯腰健腎、消炎止痛,補脾胃兼肝腎、祛風利濕、消瘀解毒、舒筋活絡等功效。現代藥理實驗及臨床證實:千斤拔皂苷對周圍神經損傷及感覺神經損傷有很好的恢復作用,能促進坐骨神經損傷后有髓神經再生,促進感覺、運動纖維的恢復。有類神經營養因子的作用,對急性蛛網膜下腔出血的恢復有明顯促進作用,對腦組織和血腦屏障有保護作用。在中國人口步入老齡化、老年病日趨嚴重的今天,這一發現, 將加快中藥治療老年性癡呆疾病新藥開發的步伐。
中藥企業以其作為主要原料研制的 “中華跌打丸”、“壯腰健腎丸”,“補血調經片”,“正骨水”、“金雞膠囊”、“婦科千金片”、“ 益智腦康丸”等藥品療效顯著,倍受消費者歡迎,單產品年銷售收入過億元,成為上述企業的當家品種。中醫運用千斤拔攻克的疾病種類越來越多?;?、港、澳、臺地區用千斤拔熬制靚湯藥食兩用,日漸普遍。隨著世界范圍內“回歸自然”的呼聲日益增強,國外不少專家學者開始使用千斤拔研究開發新藥。
千斤拔歷來靠采收野生資源,以整株植物死亡為代價。長期過度采挖,使得野生蔓性千斤拔瀕臨枯竭,成為市場上暢銷緊缺的品種。藥材價格不斷攀升,已成為困擾各大制藥企業的瓶頸。一些企業不得不使用同屬植物大葉千斤拔來替代,影響了中藥的質量和療效。因此,人工種植千斤拔成為解決原料緊缺的途徑。
經過多方研究,已有多個部門完成了野生變家種的實驗,但生產中存在投資大、種子出芽率低、對其生態適應性缺乏了解,種植管理技術不成熟,藥材產量低、采挖困難等問題, 未能取得合理的經濟效益,已進行種植的農戶采挖后不愿再種,甚至寧愿放棄采收,無法解決規模化種植問題。
為此,本課題組針對影響蔓性千斤拔種植的主要技術環節從多角度進行了研究。收集各地野生種子進行田間品比實驗,選育了一個綜合性狀好的新品種“桂優蔓性千斤拔”,已獲得廣西農業廳頒發的新品種登記證書,建立了種源基地,解決了種子稀缺問題,通過將種子去膜和改進種植方法,解決了種子出芽率低的行業瓶頸,已掌握了新品種的生態適應性、最佳種植模式、種植方法、病蟲草害防治、采挖方法、藥材質量控制等關鍵技術。經中國醫科院藥用植物研究所檢測,藥材成分與野生藥材一致。我公司在桂北地區已率先完成了中試,規?;N植技術成熟可靠,各項技術指標處于行業領先水平。
經濟效益分析:千斤拔一般兩年或三年采收,兩年畝產干貨600公斤以上,每畝只需投資1000元,產值至少6000元,去掉成本每年效益至少達2500元/畝以上。
聯系人:李翠蘭
聯系電話:13367839464
部門:辦公室主任
固話:0773-5828982
傳真:0773-5828982
郵箱:894083140@qq.*
QQ:894083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