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說明
中文名稱: 維生素 B2 (Vitamin B2)
別名:核黃素(Riboflavin)
IUPAC中文名:7,8-二甲基-10-(1'-D-核糖基)-異咯嗪
IUPAC名:7,8-Dimethyl-10-ribitylisoalloxazine
歐洲食品添加劑編號:E101
其它名稱: 維他命B2 、乙種維生素二、維生素乙2 、乙2素 、乳黃素(Lactoflavine)、卵黃素(Ovoflavin)、維生素G(Vitamin G)、維生素庚(Vitamin G)、Beflavit 、Flavitol 、Riboderm 、Zinvit-G
分子式:C17H20N4O6
地位:人體必需的13種維生素之一,維生素B族成員之一。
維生素B2又叫核黃素,微溶于水,在中性或酸性溶液中加熱是穩定的。為體內黃酶類輔基的組成部分(黃酶在生物氧化還原中發揮遞氫作用),當缺乏時,就影響機體的生物氧化,使代謝發生障礙。其病變多表現為口、眼和外生殖器部位的炎癥,如口角炎、唇炎、舌炎、眼結膜炎和陰囊炎等,故本品可用于上述疾病的防治。體內維生素B2的儲存是很有限的,因此每天都要由飲食提供。維生素B2的兩個性質是造成其損失的主要原因:(1)可被光破壞;(2)在堿溶液中加熱可被破壞。
物化性質
水溶性維生素,但微溶于水,在27.5℃下,溶解度為12mg/100mL。可溶于氯化鈉溶液,易溶于稀的氫氧化鈉溶液,在堿性溶液中容易溶解,在強酸溶液中穩定。耐熱、耐氧化。光照及紫外照射引起不可逆的分解。
生理功能
主要是與維 生素B2分子中異咯嗪上1,5位N存在的活潑共軛雙鍵有關,既可作氫供體,又可作氫遞體。在人體內以黃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和黃素單核苷酸(FMN)兩種形式參與氧化還原反應,起到遞氫的作用,是機體中一些重要的氧化還原酶的輔酶。
主要參與的生化反應有呼吸鏈能量產生,氨基酸、脂類氧化,嘌呤堿轉化為尿酸,芳香族化合物的羥化,蛋白質與某些激素的合成,鐵的轉運、儲存及動員,參與葉酸、吡多醛、尼克酸的代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