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維生素D為固醇類衍生物,具抗佝僂病作用,又稱抗佝僂病維生素。維生素D家族成員中最重要的成員是D2和D3。維生素D均為不同的維生素D 原經紫外照射后的衍生物。植物不含維生素D,但維生素D原在動、植物體內都存在。植物中的麥角醇為維生素D2原,經紫外照射后可轉變為維生素D2,又名麥角鈣化醇;人和動物皮下含的7-脫氫膽固醇為維生素D3原,在紫外照射后轉變成維生素D3,又名膽鈣化醇。
維生素D主要有以下生理功能:
1、 提高肌體對鈣、磷的吸收,使血漿鈣和血漿磷的水平達到飽和程度。 2、 促進生長和骨骼鈣化,促進牙齒健全;
3、 通過腸壁增加磷的吸收,并通過腎小管增加磷的再吸收;
4、 維持血液中檸檬酸鹽的正常水平; 5、 防止氨基酸通過腎臟損失。
維生素D在體內發揮作用主要是通過促進鈣的吸收進而調節多種生理功能。研究證明,維生素D3能誘導許多動物的腸黏膜產生一種專一的鈣結合蛋白(CaBP),增加動物腸粘膜對鈣離子的通透性,促進鈣在腸內的吸收。
維生素D的主要功能是調節體內鈣、磷代謝,維持血鈣和血磷的水平,從而維持牙齒和骨骼的正常生長就發育。兒童缺乏維生素D,易發生佝僂病,過多服用維生素D將引起急性中毒。
維生素D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有五種化合物,對健康關系較密切的是維生素D2和維生素D3。
它們有以下三點特性:它存在于部分天然食物中;受紫外線的照射后,人體內的膽固醇能轉化為維生素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