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磷化劑AIR-M
磷化劑AIR-MA/B是一種廣泛應用于重防腐及減磨工件上的錳系磷化覆膜劑。該產品具有成膜速度快、殘渣量小、管理簡便等特點。工件經過該藥劑處理后,可在工件表面獲得結晶均勻、細密的灰黑色至黑色磷化膜,該磷化皮膜能較好的吸附油脂,使得工件產生良好的耐腐蝕及耐磨損性能。
磷化劑AIR-MA/B適合采用浸漬方式進行處理。
一. 處理工藝過程:
1. 工件無銹時:
標準處理工藝:脫脂→水洗→表面調整→磷化→水洗→水洗→烘干
一般處理工藝:脫脂→水洗→磷化→水洗→烘干
2. 工件有銹時:
標準處理工藝:脫脂→水洗→酸洗←水洗←表調→磷化→水洗→水洗→烘干
一般處理工藝:除油、除銹“二合一“清洗→水洗→磷化→水洗→烘干
二. 配制處理液(以一噸為例):
1. 向處理槽中加入70%的水。
2. 向處理槽中加入AIR-MA磷化劑140~160kg,并攪拌均勻。
3. 補加水至工作液面并加熱至95℃。
4. 視工件情況而定加入1.0~2.0kg鐵粉。
5. 待溶液澄清后,加入AIR-MB劑12 kg開始處理工件。
三. 處理條件:
1. 總酸度:60~90pt
2. Fe++含量:2~8g/L
3. 處理溫度:90~99℃
4. 處理時間:15-30min
針對每一特定生產線的具體情況,愛爾公司現場服務工程師將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槽液的最佳工作范圍。
四. 各管理指標的分析方法:
1. 總酸度:
用吸液管吸取10ml處理液置于200ml三角燒瓶中,加3~5滴酚酞指示劑(Fe++含量多時應適當多加)。然后,用0.1mol/L的NaOH標準液滴定,由無色滴至粉紅色為終點。滴定液消耗的毫升數即為總酸度點數。
2. Fe++含量:
用吸液管吸取10ml處理液置于200ml三角燒瓶中,加入5ml 50%的H2SO4。然后,用0.18N的高錳酸鉀滴定,由無色至粉紅色時為終點。消耗滴定液的毫升數即為Fe++含量(g/L)。
五.槽液的補充和濃度的調整:
1.總酸度:
隨著生產的進行,處理液的總酸度會逐步下降,這是生產性消耗,應注意及時補充。一般情況下,每補加4~5kg磷化劑AIR-MB時,總酸度點數上升一個點。
2. Fe++含量:
隨著生產的進行,處理槽液中的二價鐵含量會逐步提高,當處理槽液的Fe++含量超過規定濃度的上限時,磷化膜就會粗糙,從而影響磷化膜性能,需重新配制槽液。
★注意:
1、磷化液的使用應嚴格按照以上說明操作,并設專人每天工作前化驗槽液的總酸、游離酸、促進劑濃度,根據測量數據確定磷化液、促進劑、中和劑的加入量,保證各項指標在說明書規定的范圍內確保磷化質量。
2、確保每天的工作溫度,連續工作一段時間后當發現磷化絮渣多到一定程度影響產品質量時應該沉降一夜后將上層清液抽出,同時清理渣滓。
3、磷化后的工件應干燥后涂防銹油防銹處理。
服務熱線:022-27411731、13012255003田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