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郭潤民同樣心情不錯的還有新疆天業節水灌溉器材股份公司副總經理陳俊。他說,受益于中央“一號文件”,以及節水灌溉器材帶給農民實實在在的收益,今年以來,作為全球最大節水灌溉器材生產企業的天業公司,所有生產線全部滿負荷生產,甚至連節假日也沒停歇,但還是無法滿足下游需求。粗略統計:1~9月,公司塑料節水灌溉器材產銷量同比增長超過50%。
但與上述兩家企業相反,蕪湖海螺型材股份公司日前發布公告稱:預計1~9月,公司業績同比大幅下降65%~70%。
記者連線采訪或查尋相關塑料管材及型材企業財報,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地處長江以南的塑料建材企業,今年業績普遍下滑;而北方企業則呈強勁增長態勢。
比如,以生產塑料管材為主營業務的河北滄州明珠股份公司,上半年凈利潤大幅增至4221萬元。以生產節水灌溉器材和節水工程施工為主營業務的甘肅大禹節水器材股份公司,上半年新簽訂單3.23億元,同比增長55%。亞洲最大的塑料管材生產企業——金德管業集團,1~9月塑料管材產銷量同比增長了63%。
而南方企業的狀況普遍差強人意。除海螺型材公司業績下滑外,福建亞通新材料股份公司上半年虧損2038萬元,四川華塑控股股份公司上半年虧損5303萬元,安徽國通高新管業股份公司上半年虧損額是去年同期的2倍多。
對于南北企業的這種差異,郭潤民認為有以下五個原因:一是北方近幾年PVC、PE、PP產能增長較快,尤其大量PVC項目的投產,為當地企業提供了充足且價格相對低廉的原料。二是北方大多是能源、資源與勞動力富余省份,電價與勞動力成本相對南方低廉,綜合成本優勢明顯。三是北方地區大多經濟欠發達,城市供氣、供暖及供排水管網,以及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滯后,歷史欠帳多,現在需要完善和彌補,對塑料管材的需求較大,使“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北方企業擁有商機。四是北方地區城鎮化步伐和房地產業的發展速度明顯滯后于東南方各省市,一些地方的房地產業甚至才剛剛起步,發展空間較大,給塑料管材和型材企業帶來了難得的機會。五是北方地區煤礦、礦山企業棚戶區改造工程量巨大,無房戶較多。國家一系列政策的出臺,加快了保障性住房和棚戶區改造的步伐。由于近70%的保障性住房和棚戶區改造任務集中在中西部及東北地區,為北方企業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塑料建材企業呈現的南北差距,表明該行業的重心正在向北方漂移。北方企業今后面臨的機遇可能優于南方企業。
陳俊則認為,多年的試驗推廣證明,采用節水灌溉器材后,西北、東北等干旱地區的農作物可增產30%~50%,部分地區的產量甚至可以翻番。但節水灌溉器材前期一次性投入較大(滴灌系統建設每畝造價約600元),制約了其推廣應用。但受益于中央“一號文件”,各地對節水灌溉器材用戶的首期投資,普遍由政府補貼或直接資助建設,而后每年的維修更換費用又可享受政府的農機補貼政策,農民們實際上沒花幾個錢,卻增產30%以上,且這套系統一般可用25年以上。這樣一來,節水灌溉器材的推廣面積迅速擴大,包括新疆天業在內的相關企業自然受益匪淺。
郭潤民認為,無論南北方企業,都應改變過去只盯大城市的經營理念,根據市場變化,下大力氣開發三四線城市及農村市場,才能“東方不亮西方亮”。據統計,今年1~8月,一線城市商品房成交量普遍減少30%以上。預計四季度至明年一季度乃至更長時間,一二線城市房地產業都難有太大起色。但三四線城市房地產業的增長卻十分強勁,保障性住房建設和棚戶區改造工程在政府強力推動下大面積鋪開,將構成塑料建材市場長期利好。西安高科公司正是瞄準了保障性住房和棚戶區改造項目,并成立專門的“領導小組”,跟蹤項目,加強與溝通協調,做好一切服務協調與配套工作,并及時調整產品結構,生產與保障性住房和棚戶區改造工程相配套的產品,才從中大受裨益,實現了較快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