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會專家分析認為,當前銷售市場遇阻,是國際天然橡膠大幅漲價和進口高關稅致使生產成本過高,國內輪胎投資過熱、產品大多檔次不高,輪胎銷售系統機制落后、監管難度大等綜合因素“發酵”所致。此外,國內汽車工業增速回落,也是重要原因。但要提升全行業整體水平,必須先整頓規范國內輪胎銷售市場。
針對當前市場出現的“不三包”和假冒名牌產品,營銷工委理事長潘卓強表示將通過開展“經銷理賠崗位”培訓、發動經銷商評價輪胎品牌等,實現產銷企業對接,堅決杜絕天津錦湖輪胎事件和江蘇韓泰輪胎質量安全隱患問題再次發生。
國家工商總局競爭執法局韋犁副局長在會上表示,將高度關注輪胎行業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堅決打擊假冒偽劣,維護公平競爭環境。商業科技質量中心處長尚衛東提出,行業發展越快,越要建設一套健全的法制體系。目前國內輪胎銷售門店分布不集中,實現規范管理一直是個系統性難題。營銷工委秘書長王亞明表示,整頓營銷市場需要以制度和標準為基礎,目前《輪胎經銷企業經營規范》中管理要求和理賠要求兩個行業標準執行不是很順暢,需要繼續在執行上下大功夫,并建議盡快將行業標準轉化為國家標準。
營銷機制的創新應是規范市場管理的突破口。雙錢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章萬友介紹,由該公司與其核心經銷商共同出資成立的雙錢輪胎銷售有限公司經過5年的運營,形成了權利分享、合作共贏的營銷機制,在創新營銷方面積累了大量的經驗。
中國橡膠工業協會會長范仁德指出,市場的問題首先得從生產源頭抓起。他說,在給全球品牌汽車的配套上,國內企業的份額仍然比較低。必須加強行業發展戰略研究,通過新一輪的調整,努力提高行業集中度,培養和壯大一批著名輪胎企業,保證產品的高質量,做強做優民族品牌。同時大力提升技術水平,開發生產安全、節能、環保的綠色輪胎,提高我國輪胎工業競爭力。
目前,國內各輪胎龍頭企業已在綠色輪胎的研制和生產方面邁出了步伐。據中橡協輪胎分會秘書長蔡為民介紹,風神牌全鋼子午胎在歐洲市場榮獲了“市場占有率本土企業第一”和“產品售價本土企業第一和高端客戶滿意率第一”稱號,并已宣布其載重子午胎全部實現綠色制造,在全球上市;雙錢牌FT105載重子午胎成為國內首款被美國環保署評為綠色輪胎的產品;三角集團已提出在3年內綠色輪胎產量將占70%以上的目標;杭州中策也已投資近億元研發生產綠色輪胎。華誼集團總裁、雙錢集團公司董事長劉訓峰也在會上表示:到2015年,雙錢公司將實現全鋼載重子午胎年銷售1000萬條以上,半鋼子午胎1000萬條以上,致力成為中國最專業的輪胎制造商和服務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