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夫計劃在2015年前把中國浦東生產基地的工程塑料產能擴大一倍以上。當前浦東生產基地的工程塑料產能為4.5萬噸/年,到2015年將擴至11萬噸/年。
巴斯夫高級副總裁、工程塑料亞太區負責人鮑磊偉(Andy Postlethwaite)日前在廣州召開的2011年中國國際塑料橡膠工業展覽會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國工程塑料市場擁有巨大的機會,尤其是在汽車工業,當前中國每輛汽車中使用的工程塑料僅為5—6千克,而全球平均水平提20千克。”鮑磊偉預計未來幾年巴斯夫在亞太地區的塑料業務仍將穩步增長。
巴斯夫同時指出,工程塑料的機會不僅存在于中國,而且還存在于亞洲其它地區,包括韓國、日本和印度。巴斯夫當前正在對韓國安山的工程塑料工廠進行擴能,預計在今年第三季度完成,屆時該工廠的產能將從當前的1.7萬噸/年擴至3萬噸/年。
德國拜耳科學材料公司日前表示,公司將投資約9000萬歐元對德國Krefeld-Uerdingen的聚碳酸酯(PC)裝置進行擴能,整個擴能項目將在未來四年內完成,屆時該裝置的PC產能將從33萬噸/年擴至40萬噸/年。拜耳科學材料公司PC業務負責人Günter Hilken表示:“全球PC需求正在強勁增長,尤其是以中國為首的亞太地區。在歐洲,我們預計PC需求的年均增速也將達到5%,主要是受到汽車輕量化以及電子娛樂行業需求增長的影響。”
拜耳科學材料公司同時還正在擴大位于中國上海漕涇的PC產能,預計在2016年前完成,屆時拜耳科學材料公司的PC產能將超過160萬噸/年。
日本三菱麗陽日前表示,公司已經與沙伯公司組建了一家合資企業,將建設和運營先前宣布的位于沙特朱拜耳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裝置項目。其中MMA裝置設計產能為25萬噸/年,PMMA裝置設計產能為4萬噸/年。MMA裝置將采用三菱麗陽旗下璐彩特國際子公司的Alpha專利技術,而PMMA裝置將采用三菱麗陽自有專利技術。
臺灣奇美公司正計劃2011年下半年擴大位于中國大陸和臺灣的PMMA裝置。奇美公司當前在中國江蘇鎮江擁有一套5萬噸/年的PMMA裝置,公司已經計劃對該裝置進行擴能,新增7萬噸—8萬噸/年的產能。奇美公司同時在臺灣臺南還擁有一套17.5萬噸/年的PMMA裝置,公司計劃2011年第三季度在該裝置新增7萬噸—8萬噸/年的產能。韓國LG MMA公司正計劃通過裝置消缺改造新增2萬噸/年的PMMA產能,預計在2011年第二季度完成,屆時公司的PMMA產能將增加至11萬噸/年。日本三菱麗陽公司正計劃將位于中國江蘇南通的一套4萬噸/年PMMA裝置擴能1萬噸—1.5萬噸/年,預計在2011年第三季度完成。韓國大山MMA公司正計劃對位于韓國大山的一套4萬噸/年PMMA裝置進行消缺改造,預計將新增1萬噸/年的PMMA產能。德國贏創工業公司和AU光電產品公司已經計劃將位于臺灣臺中市的PMMA合資企業——Evonik Forhouse光學聚合物公司的PMMA產能擴至8.5萬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