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國家積極推進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產業升級換代的宏觀經濟政策與產業振興規劃實施和落實之際,業界普遍認為,“十二五”期間,塑料助劑行業轉型升級重在加快自主創新步伐。
消費量遞增前景看好
據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名譽會長廖正品介紹,我國塑料助劑行業最初是隨聚氯乙烯行業發展而起來的。隨著各類合成樹脂行業的發展,塑料助劑的應用領域不斷拓寬,產品品種有了較大幅度的增加。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截至目前,全行業擁有企業1000多家,企業在技術水平、產品結構、生產規模和科技人員的素質等方面均有長足的進步,成為門類比較齊全、產品品種繁多的重要行業,基本滿足了下游行業對塑料助劑產品的需求。目前,我國塑料助劑行業已經形成產值300億元以上的產業,其中約有50億元的出口。
廖正品告訴記者,“十一五”期間,我國塑料工業呈現明顯的產業聚集發展態勢,規模企業數量增長迅速,產業結構逐漸向規模化、集約化方向調整。塑料助劑產業也正向規模化、集約化方向調整,這在增塑劑、熱穩定劑、沖擊改性劑和加工助劑方面尤為明顯。我國塑料助劑行業大部分企業根據市場需求,積極開發新產品,革新工藝,提高產品質量, 以適應經濟形勢的發展對企業提出的要求。隨著國家宏觀經濟政策與產業振興規劃的落實,我國塑料助劑行業將會繼續保持平穩較快的增長勢頭,發展前景看好。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我國塑料添加劑產業伴隨石化行業的發展逐步壯大,已成為精細化工產業的一個重要分支。我國塑料助劑在技術、產品、規模等方面均有了長足的進步。從2005年開始,我國塑料助劑年均增長率保持在10%左右,遠遠高于世界塑料助劑4%的年均增長率。塑料助劑產業也得到了國家各部門的重視,并逐漸成為近年來最具發展潛力的新材料領域重要成員。2008年、2009年、2010年我國塑料助劑的消費量分別約為273萬噸、282萬噸和300萬噸,2011年預計在320萬噸左右。
“十一五”期間,我國塑料助劑行業因上下游的影響發生巨大的變化,一方面塑料助劑的持續增長,緣于樹脂產量大幅上升和市場的需求;另一方面,石油價格的間斷性上漲,使塑料助劑的原料價格大幅攀升,導致塑料助劑的利潤下降。在此背景下,市場轉移、產業重組、價格提升、通過新產品、新技術形成新的利潤增長點成為我國大型塑料助劑生產企業應對的主要措施。隨著國際環保法令的日益嚴格及其相繼強制性實施,塑料助劑產業所面臨的不僅僅是原料價格帶來的影響,綠色環保給行業企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競爭壓力,同時也帶來了發展的新機遇。
轉型升級重在自主創新
針對當前產業發展現狀以及以上存在的諸多問題,“十二五”期間,我國塑料助劑行業如何才能走上一條科學可持續發展之路?
據記者了解,“十二五”塑料助劑行業志在走轉型升級之路,而業界普遍認為轉型升級重在自主創新。具體目標是:加快技術創新步伐,積極發展綠色、環保、無毒、高效的塑料助劑高端產品,達到增值增效的目的。
龔瀏澄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塑料助劑行業“轉型升級”重在自主創新。“十二五”期間,按照國家“轉換經濟增長方式,調整經濟結構,打造新型戰略性產業”的要求,塑料助劑產業將加快轉變“高消耗、高排放、難循環、低效率”為特征的粗放型增長方式,扼制高污染、高消耗、資源性產品的發展,通過調整結構、推廣自主新技術、加強行業規范化和標準化管理,實現節能減排和產業升級。
龔瀏澄強調,“十二五”期間,塑料助劑企業必須依靠技術創新向高端延伸,增加高端產品的自給率,倡導園區化、上下游化,強化產業鏈,小企業不要與大企業生產同類產品,避免惡性競爭,尋求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精細化工可持續發展之路。在此基礎上,全行業將會保持平穩較快的增長勢頭。
那么行業企業具體該怎么做?
“我國是塑料助劑生產大國,但還不是生產強國。只有不斷增強我國塑料助劑行業自主創新能力,方可提升綜合競爭力。”廣東華南精細化工研究院院長陳宇如是說。
在陳宇看來,提升行業自主創新能力要從三個方面入手:
首先,行業企業要通過加強與科研單位的合作擴大產業規模,實現規模效益。要組織產學研聯合體從而降低生產成本和能耗。
其次,行業企業要加強功能性助劑的研發力度,在擴大現有產品的生產規模的同時,注意產品結構調整,加強高效、低毒產品的研究與開發。繼續加快成核劑、抗菌劑、納米材料、紅外阻隔劑以及解決“白色污染”問題的降解劑等新型功能性助劑的開發利用,不斷提高塑料制品的品質性能,拓展應用領域。
再次,企業要綜合利用資源,積極開發新品種。為了適應市場不斷變化的需求,就要不斷的開發新品種以滿足不同個性化的需求。開發新產品不僅要投入巨大的科研力量,還應積極依托我國特有的資源優勢,開發具有特色的新產品。熱穩定劑是我國塑料助劑行業中發展較快的門類之一,其中稀土熱穩定劑具有高效、低毒、廉價等優點,由于我國稀土資源豐富,發展無毒和性價比好的稀土熱穩定劑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目前生產已初具規模,今后更應以此為研究開發的重點。
以抗氧劑、光穩定劑為拳頭產品的知名塑料助劑企業——北京加成助劑研究所所長李杰也談了自己的看法。李杰認為,塑料助劑行業未來的發展,技術創新是必由之路。“十二五”國內塑料抗氧劑、光穩定劑企業應以增強企業的技術實力和人才實力為根本,適應企業人工成本增加、環境保護嚴格等趨勢,把握國際、國內石油化工行業、塑料加工行業及相關行業快速發展的良好契機,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大幅度提高企業或行業的科研開發水平、生產工藝水平、產品質量水平、應用技術水平和企業管理水平,使國內企業或行業整體水平在2015年末接近國際同行業企業的一般水平。
李杰預測,未來5年塑料助劑產能、產量有望翻番。2011~2015年,隨著國內合成樹脂、塑料加工行業的發展,以及國外廠家和商家需求的不斷增長,預計將拉動塑料抗氧劑產能、產量實現翻番,光穩定劑產量則有望實現200%的增幅。到2015年,預計主要抗氧劑品種,受阻酚類、亞磷酸酯類以及含硫類的總產能將達到21萬噸/年,產量達到18.9萬噸;主要光穩定劑品種,受阻胺類、苯并三唑以及二苯甲酮類的總產能預計將達到5.05萬噸/年,產量將達到4.6萬噸。
長風破浪會有時。我們相信,“十二五”乃至未來,我國塑料助劑行業在自主創新大旗的指引下,不斷提升綜合管理水平,轉變粗放型的管理模式,不斷開拓傳統產業新優勢,加快產品更新換代,同時積極應對新的挑戰,努力抓住機遇,提高塑料。
諸多問題制約競爭力提升
“雖然目前我國塑料助劑產業已經具備一定規模,但制約行業發展的諸多問題也十分突出。”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塑料助劑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龔瀏澄不無憂慮地這樣對記者說。
龔瀏澄指出,目前,我國塑料助劑行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我國塑料助劑企業大多數為中小企業,管理水平較低,大中型骨干企業較少,許多產品未形成集約化規模經營。我國已經是世界塑料助劑生產大國,但企業產能規模與發達國家相比卻存在較大差距,國外企業大多是萬噸、10萬噸級,而我國企業大多是千噸甚至百噸級,萬噸級以上的企業主要集中在增塑劑領域,且數量很少。
二是產品結構不盡合理,中低端產品多,高端產品,高質量、高附加值產品少。出口產品附加值較低。根據客戶個性化需求生產的高端專用品種不多,同時產品質量不夠穩定,有些塑料助劑產品品種單調,形不成系列體系,行業中缺乏國際知名品牌。
三是與國外先進企業相比,我國企業的工藝術技水及裝備相對落后,關鍵技術裝備主要依賴進口,部分產品還存在著高排放、高污染的問題。我國企業生產工藝技術裝備相對老化,部分企業20世紀六七十年代建成裝置仍在使用,這些裝置資源利用率低、物耗能耗高、污水排放量大,不能適應當今塑料助劑國際市場的競爭要求。
四是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弱,缺乏高水平的專業人才,行業中缺乏知名品牌。當前,我國企業產品研發普遍以仿制為主,缺少創新。盡管我國已建成比較完整的塑料助劑科研與生產體系,基本能夠滿足塑料工業的發展需要,也開發了不少新產品,甚至部分產品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但目前80%以上的助劑產品為仿制產品。
杭州三葉助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施珣若對此也有同樣的感受。他說,我國塑料助劑產業結構亟待調整,目前行業生產能力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區,中西部地區發展相對滯后,而出口市場還主要集中在歐美和日本,尚未形成多元化格局。而且,我國塑料助劑行業產品品種多為通用型中低檔產品,用于工程塑料的助劑品種少、產量低。助劑生產中小企業居多,和發達國家相比,企業的工藝水平、技術裝備和技術力量相對落后,全行業技術水平落后于發達國家20年左右。
近年來各國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指令和法規,如歐盟的《關于廢舊電氣電子設備的指令(WEEE指令)》、《關于在電氣電子設備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質的指令(RoHS指令)》、《關于化學品注冊、評估、許可和限制制度(REACH法規)》,以及我國的《電子信息產品污染控制管理辦法》等,這些指令和法規對塑料助劑行業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其中受其影響最大的是增塑劑行業,其次是阻燃劑和熱穩定劑行業。此外,國家公安部制定的《公共場所阻燃制品及組件燃燒性能要求及標識》公布并實施以來,對塑料制品阻燃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應加快技術創新步伐,積極發展綠色、環保、無毒、高效的塑料助劑產品成為當務之急。
除此之外,目前我國塑料助劑行業新上項目投資方向存在的問題,也是制約行業發展的重要瓶頸之一。內蒙古自治塑料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張永祥提示,要盡快扭轉行業投資產品定位不準的問題。
張永祥對記者說,很長一段時間以來,行業內普遍存在上項目不調研、不分析而盲目投資的情況。目前我國低檔增塑劑、無機填充劑、AC抗沖改性劑等產品已經供大于求產能過剩,企業間競爭十分激烈。由于近年來各種化工原料價格普遍上漲,價格日漸趨高,這些供大于求的助劑利潤變得很低。而在高檔助劑品種方面,國內企業卻鮮有涉足,每年進口的30多萬噸助劑中,有90%以上為高檔助劑品種。高檔助劑利潤較高,盡管需要較強的技術水平和更高的投資,但市場較穩定,企業在投資時應當給予更多的考慮,而不應一味追求投資少、見效快的項目。
張永祥同時指出,目前,國外塑料助劑產業正向著生產大型化、產品規格細化、多功能化和更加安全環保的方向發展。面對與國際先進生產企業的差距,我國塑料助劑企業應當明確發展方向,緊緊把握發展趨勢,順應發展潮流,向高端進發。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做大作強塑料助劑產業,在產業規模效益、產品質量,產品附加值等各方面確立發展優勢,在國際競爭中獲得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