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溫短流程聚酯技術經過10年來20多套工業化裝置的運行實踐,以及中石化集團公司和紡織工業協會多方面的考核表明,在連續聚合聚酯生產中,裝置綜合能耗較國際平均水平下降30%以上。
聚友化工公司總經理汪少朋告訴記者,我國在聚酯工業起步階段先后引進了低溫長流程和高溫短流程連續化聚酯技術,這兩類技術是由日本、德國、意大利、美國等發達國家掌控的聚酯工業化的傳統技術。低溫短流程平推流聚酯技術汲取了二者的精華,首創了一種能生產分子量分布窄、質量優良的高品質聚酯產品的裝備和成套技術。由于其反應溫度低,且停留時間為長流程的一半,因此在連續聚合聚酯生產中,物耗、能耗等重要技術經濟指標優于國內外同類技術。
汪少朋介紹,低溫短流程平推流聚酯技術的核心創新是自動升壓雙室酯化反應器。該反應器與全混酯化釜有著本質的區別,無機械攪拌,且不同于單純的外循環酯化反應器。正是這種創新裝置的發明成功才實現了“低溫”和“短流程”相互兼容。該項發明已申請了國際專利,且已得到美國、埃及、印度等國授權。
據了解,采用該技術生產出的聚酯產品品質高、競爭力強,同時實現了產品的差別化。此外,該技術能對副產物含量和相對分子質量分布進行有效控制,解決副產物影響滌綸面料染色的問題,形成解決聚酯產品影響纖維染色性能的核心技術。同時,新技術對副產物指標值和允許的波動范圍可控,使生產的聚酯產品質量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