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在本十年中期大量投放市場的美國新產量可能將起到“改變格局”的作用,屆時將使美國成為僅次于中東的世界第二大最廉價的聚烯烴來源國,也使亞洲塑料生產商的處境更趨復雜化。
至少總部位于美國休斯敦的咨詢公司Chemical Market Resources Inc.公司(CMR)副總裁Robert Bauman持這一觀點,他在6月15日-17日CMR和中國化工信息中心在上海聯合主辦的Flexpo會議上發表了講話。
在早先中東地區即將大量涌入低成本聚烯烴的壓力之下,不少亞洲的塑料生產企業紛紛采取了向高端市場邁進的戰略,推出差異化產品或特色產品。
Bauman說,但北美廉價樹脂的上市加上北美企業出色的產品差異化能力,都將對亞洲企業的這一戰略發起嚴峻的新挑戰。
他在Flexpo會議上說:“有五十家不同的企業都采用了同樣的策略:‘我們都在設法生產差異化產品’。這樣一來,市場將無法對其形成支撐。”
他說道:“美國企業不僅將出口商品樹脂,更將出口差異化樹脂產品。在此背景下,亞洲的聚烯烴生產企業必須在產品差異化和特色上做得更勝一籌,但今后這一難度將越來越大。”
Bauman說,過去十年來美國的聚烯烴行業幾乎鮮有新的投資,但在發現大量頁巖氣儲量后,憑借這一地區低成本的競爭優勢,到本十年中期美國有望新增多家新廠,產量總計達400-700萬噸。
他說:“下一輪以原料為優勢的出口導向型產量擴張將發生在美國。頁巖氣已經完全改變了北美烯烴和聚烯烴行業的面貌。”
中國最大的聚烯烴生產商中石化集團的一位官員在Flexpo會上說,來自海外更有成本優勢的樹脂,包括中東的樹脂和美國的頁巖氣,將給中國企業帶來挑戰。
作為世界第二大聚烯烴生產商,中石化并未把特種聚烯烴視為自身戰略的重點。
中石化化工研究院副總裁喬金梁說,中石化轉而把重心放在了開發成本更低、性能更高的聚烯烴產品上。
喬金梁說:“我們要在這一挑戰中獲勝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們必須能夠生產出成本更低的高性能聚烯烴才能制勝。特種聚烯烴并不是解決之道,因為已經有許多企業在生產了。在我們看來,低成本高性能的聚烯烴才是唯一的出路。”
他說,比如,中石化在研發上投入巨資,包括作為中國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的一部分,生產諸如BOPP薄膜、聚丙烯管和PE-100管級別樹脂的新級別聚烯烴。
Bauman在會后接受采訪時說,PE-100管級別樹脂是許多企業瞄準的典型市場之一,因為他們將此視為更高增值的市場,包括用來供應中國蓬勃發展的建筑市場。他說,但這不一定是所有人向往的更高增值市場。
Bauman說:“中國成為了所有人瞄準的熱門出口目的地,但中國本身也在興建三座擁有PE-100生產能力的工廠。也就是說,當所有人都生產所謂的特色產品時,其特色也將不復存在。”
有些著重供應EVA共聚物市場的亞洲生產商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EVA共聚物生產領域將迎來大批的新來者,僧多粥少,必將造成利潤空間的萎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