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日本一場9級強震也把中國天然橡膠價格“震”得夠嗆。昨日多數時間,滬天膠期貨全線封于跌停,主力1105合約收于33480元/噸。投資者擔心地震、海嘯將影響日本短期的橡膠需求及海運,而紛紛拋空天膠期貨。
但地震似乎還沒有給周邊商品價格帶來太多損害,除鄭州的棉花期貨大跌超過4%以外,其余品種跳水幅度有限,螺紋鋼、鋅、強麥等竟還逆勢上漲。
輪胎需求將銳減
“日本是國際橡膠的定價中心,地震導致天膠跌停也是情理之中。”上海中期分析師方俊鋒表示。
日本TOCOM市場的橡膠期貨一般被業內作為全球膠價的風向標,在地震發生后,TOCOM橡膠主力8月合約已經跌破400日元/公斤。市場擔心地震會對橡膠下游的生產企業造成影響,從而導致需求急劇下降。
雖然這次地震的重災區——日本東北部地區并不是該國最主要的工業區,但該地區集中了汽車、核電、石化、半導體等眾多重要產業工廠,地區經濟規模占到日本GDP的8%左右,而汽車業遭受損失似乎最為嚴重。據外媒報道,包括三菱、豐田、本田、尼桑等8家日本汽車制造商14日起暫時關閉在日工廠,原因是零部件供應震后受阻。其中,日本三大汽車廠商豐田、本田、日產一共有22家工廠已經關閉。
日本長期占據著全球汽車產量第一的位置,而車用輪胎是橡膠下游最大的產業之一。東證期貨研究所副所長林慧表示:“日本汽車廠商紛紛停產,很多企業的廠房也受到地震影響,膠價可能借此機會回調到位。”
上海天膠價格本周剩余時間可能隨著多頭的出場而繼續下跌,周一該品種主力合約就減倉10622手。昨日早盤時天膠上的跌停板曾一度打開,大量多頭趁機逃離市場,造成期價再次跌停。
地震影響或有限
有業內人士認為,市場對于地震的反應和實際的橡膠需求下滑并不匹配。
永固國際貿易(上海)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毛建平表示,按日本今年新增汽車產量100萬輛計算,平均月均增加9萬輛,假設該國汽車廠商未來3個月內全部停產,減少的增量也僅為27萬輛,大概只占全球規模1%以下。由此算來,地震對車用輪胎及橡膠需求的實際影響非常微小。
如果上海天膠期貨主力周二繼續跌停,跌停板價格就是31595元/噸,粗略估計,其對應的日本TOCOM市場的膠價是335日元/公斤。而目前日本膠價每公斤還高達380日元,由于熔斷機制、逢低買盤等因素的介入,它短期不可能向330日元大幅下跌,中國的膠價跳水有些“透支”。除了天膠,昨日的A股、港股,甚至韓國股市都沒有太多的負面表現,多數商品依然抗跌,天膠下跌似乎只是該化工行業內部的問題。
從現貨角度看,目前合成橡膠——順丁膠價現貨在31500~31700元/噸之間,一旦國內天膠期貨繼續暴跌,期貨價很快將由對現貨升水轉為貼水。根據現貨商的經驗,歷史上當天膠期貨跌破合成橡膠的現貨價格時,往往都是做多天膠期貨的好機會。且近期泰國政府還有高層官員表示,將為天膠提供支持,以維護膠農的利益,相信多少將抵消地震帶來的不利影響。
毛建平提醒投資者:“國內天膠市場對地震的解讀或許過了頭,若后市膠價跌向30000元/噸及以下,繼續殺跌恐有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