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海天在2月20日提交給香港證券交易所的呈報,以及中國另一家大型塑機生產商震雄集團有限公司近日提交的同樣積極的盈利報告來看,中國大陸塑機市場依然保持強勁勢頭。
海天稱,2010年的財務業績目前還在統計中,但初步分析顯示,當年利潤額將比利潤增幅達11%的2009年有“大幅提升”。
海天稱:“據初步預計,2010年海天將派發給股東的利潤額將比2009年的450026000元人民幣增加100%以上。”
總部設在浙江寧波的海天集團曾公布說,由于在經濟危機最嚴重的時期,即2009年上半年的增幅非常緩慢,使2009年全年的利潤和銷售增長受到了抑制。
但進入2009年下半年后需求猛增,且增勢一直延續至2010年上半年,在截至2010年6月30日的上半財年里實現了5.42億元人民幣的利潤額。
摩根士丹利在1月3日發布的有關中國建筑機械市場的調查報告中預測說,海天的利潤額可能將保持增長,2011年將達20%,2012年將達15%,未來兩年里,每年的銷售增長有望超過20%。
摩根士丹利預計海天2010年銷售額將為66億元人民幣,比2009年的38.6億元人民幣提升70%。
設在香港的摩根士丹利亞洲公司的分析師Kevin Luo預計說,中國塑料機械市場將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長,海天在國內市場的份額有望從現在的36%增至約38%或39%,因為隨著能源成本的上漲,節能機型將更加走俏。
海天預計將在3月公布其2010年財報。
在海天宣布這一消息之前,其競爭對手、香港注塑機生產商震雄集團有限公司也公布說,其截至9月30日的半財年利潤額增至1.309億港元,遠高于2009年同期的4590萬港元(590萬美元)。
在這一利潤數字中,不包括震雄賣掉上海一座辦公樓的股份而一次性得到的9400萬港元收入。
震雄稱,主要供應中國國內市場,比如汽車市場的塑料模塑商的需求“一派火熱”,但由于歐美等國家經濟持續疲軟,作為其傳統客戶基礎的中國出口型企業的訂單仍比較少。
震雄說,對其小噸位塑機的需求已回升至2008年金融危機前的水平,但由于在危機期間采取了縮減措施,現在其供應鏈在滿足大中噸位塑機的需求上存在困難。
不過,震雄稱其正在設法擴大供應基礎和加大生產能力,但這是一項“長期且艱巨的任務”,因為在其建有多座工廠的中國沿海省份現在原料和零部件都比較匱乏,勞動力也“長期短缺”。
震雄預計,到本財年底(即3月),其中噸位塑機的產能將回復至危機前的水平,據震雄估計,盡管政府通過提升利率和其他管制措施來降低經濟發展過熱的風險,但在本財年下半年中國經濟仍將保持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