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橡膠價格現在突破7000美元大關了,有的企業已經停產了……”在固鉑成山(山東)輪胎有限公司質量總監許廣成的印象中,去年9月份,他們公司曾經購買過一批天然橡膠,當時的價格是每噸3000美元左右,至去年11月份,價格狂飆至4400多美元,不到兩個月的時間,漲幅就接近50%。而現在,每噸的價格早已突破6000美元,直逼7000美元大關。
“現在是越開工越虧損,天然橡膠價格高得讓企業受不了,價格走勢已經完全脫離了基本面。”山東省橡膠行業協會副理事長鄭永祥不無憂慮地說。山東耗膠量占全國的近一半,絕大多數依靠進口。由于輪胎業競爭十分激烈,導致山東輪胎企業處境艱難。玲瓏、三角等大企業不得不利用春節假期延長企業的停產時間,以減少天然橡膠的用量,降低原材料成本支出;許多中小企業更是難以為繼,限產、停產者比比皆是。據中國橡膠工業協會統計,去年1-11月,國內輪胎行業利潤同比下降22%,虧損面達26%。
鄭永祥分析,一方面,國內汽車產量大幅增長拉動橡膠需求驟增;另一方面,受反常氣候影響,我國云南及東南亞地區橡膠產量下降,一正一反,導致橡膠價格直線上升,并將在相當長時間內高位運行。他認為,隨著膠價的持續飆升,今年國內橡膠加工業的大面積虧損已成定局。自救各顯其能
面對嚴峻形勢,輪胎生產企業普遍希望國家能完善天然膠國家儲備調節機制,并取消天然膠進口關稅。但業內人士認為,這只是一個緊急情況下的短期自救措施,效果十分有限,要擺脫目前困境,必須提升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
據了解,玲瓏集團近期上馬的低斷面抗濕滑低噪聲超高性能轎車子午線輪胎項目,填補了國內空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年產量達200萬條。經德國萊茵、美國STL等第三方國際權威機構檢測,產品全部通過了歐盟ECE質量認證。輪胎的抗濕滑、耐久、噪聲等主要性能均優于對比的世界一流輪胎,且性價比高,在國際市場具有很強的競爭力。據該公司總經理王鋒介紹,其產品目前全部出口到歐美、日本、澳大利亞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用于奔馳、寶馬等豪華車,打破了國外輪胎巨頭在這一高端技術領域的壟斷。
三角集團則于近日研制成功了目前國內最大的巨型工程子午胎,單胎重量4.5噸,外直徑3.6米、寬1.2米,單胎最大負荷達103噸。三角巨型工程子午胎的問世,打破了國外公司長期技術封鎖和市場壟斷的局面,目前已成功實現了為卡特彼勒、特雷克斯、沃爾沃、凱斯紐荷蘭、利渤海爾等多家世界知名工程機械制造商提供配套。
此外,山東省許多企業還將目光轉向了天然橡膠的替代品——合成橡膠上。據山東省橡膠行業協會會長張洪民介紹,目前山東已經有兩家企業成功投產了合成橡膠:山東魯華泓錦化工有限公司的子公司茂明魯化化工有限公司,年產1.5萬噸的合成橡膠項目;青島伊科思新材料有限公司年產3萬噸的合成橡膠項目。另外,山東魯華泓錦化工有限公司年產5萬噸的合成橡膠項目已經在淄博化工園區開工建設,預計2012年初投產;而由國家輪胎工藝與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投資建設的第派新材料有限公司合成橡膠項目,預計今年下半年投產,計劃產能10萬噸,一期年產3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