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戊橡膠是由異戊二烯合成的一種橡膠,由于其結構和性能與天然橡膠近似,故又稱合成天然橡膠,主要用于輪胎生產。除輪胎領域外,異戊橡膠也可以用于制鞋工業及膠管、膠帶等橡膠制品的生產。除了航空和重型輪胎外,在幾乎所有應用天然橡膠的橡膠制品中,都可以部分甚至全部替代天然橡膠。
中石油東北煉化工程有限公司吉林設計院孫陸晶工程師介紹說,我國異戊橡膠市場前景十分看好。原料短缺已成為我國橡膠工業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2009年我國天然橡膠產量僅為64.4萬噸,進口天然橡膠171萬噸,進口復合膠102萬噸,我國天然橡膠對外依存度已經超過80%。2010年我國輪胎產業預計約為4.2億條,天然橡膠缺口將進一步拉大。
異戊橡膠結構不僅與天然橡膠相同,而且無需塑煉,生產能耗低,在抗硫化還原、生熱性能等方面比天然橡膠更具優勢,因此異戊橡膠不僅可以補充天然橡膠資源不足,還可以改善制品性能,應用前景十分看好。
孫陸晶說,異戊橡膠是作為天然橡膠的替代品而研究開發的,天然橡膠的供需情況直接影響異戊橡膠的發展。受氣候條件、政治形勢等因素影響,世界天然橡膠產量增長已連續數年低于消費量的增長,導致庫存下降,價格上揚。2004~2009年我國橡膠年自給率低于國際公認的30%安全保障線,由于我國可供植膠的土地資源有限,天然橡膠年產量大規模擴大產量的可能性不大,年產量的峰值只有75萬噸左右,將直接影響到我國經濟的安全性。因此,大力發展異戊橡膠,提高異戊橡膠應用比例已成為我國橡膠工業發展的重要戰略。
記者了解到,此前主要受制于原料等原因,我國異戊橡膠遲遲未能工業化生產。國際上最先進的異戊橡膠生產技術都采用稀土催化體系,而稀土異戊橡膠在20世紀70年代就被我國率先開發出來了。但是,由于碳五資源不僅收集比較困難,而且資源總量也沒有形成經濟規模,使得單體異戊二烯的來源問題無法解決,導致我國異戊橡膠的產業化延后。碳五餾份是乙烯生產過程中的副產品,每生產10噸乙烯可以產生1噸碳五。因此,乙烯生產過程中的副產品碳五餾分是單體異戊二烯的重要來源。由于近年我國乙烯工業得到快速發展,可以提供更多的碳五資源,解決了我國生產異戊橡膠的原料來源問題,從而加快了我國異戊橡膠的產業化進程。
目前,我國異戊橡膠正處于起步階段,但發展迅猛。2010~2012年已經建成和在建的異戊橡膠年產能將達到28.5萬噸。其中茂名魯華有限責任公司1.5萬噸/年和青島伊科思公司3萬噸/年產能已分別于2010年4月和7月投入生產,青島伊科思撫順基地年產4萬噸/年、遼寧盤錦振奧化工有限公司年產5萬噸/年、山東淄博魯華年產5萬噸/年、青島第派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一期年產3萬噸/年項目均已進入前期準備或開工狀態,將于2012年陸續投產。
然而,2010年我國1800萬噸左右的乙烯生產能力,即使裂解碳五全部用來生產異戊橡膠,也只能生產30萬噸。而2010年國內對異戊橡膠的需求達到40萬噸左右。因此,今后幾年國內異戊橡膠開發生產仍只能起到對天然橡膠的緩解作用,遠遠滿足不了國內市場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