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第一位研究并提出有機合成纖維高度原纖化成形機理的尤秀蘭博士注意到,高度原纖化結構使纖維具有極強的捕獲細微粒子、抑制組分流失的功能,是石棉纖維的理想替代品。幾年前,尤秀蘭博士帶領研發人員技術創業,組建了上海蘭邦工業纖維有限公司,從實驗室小試開始研制高性價比石棉纖維的替代品腈綸漿粕。一方面,腈綸漿粕表面含有大量極性基團-CN,與基體具有更好的界面黏合性能,應用更為方便;另一方面,其原料成本相對較低,可提高非石棉纖維的性價比。但聚丙烯腈纖維不同于采用液晶紡絲的對位芳綸,本身不具有原纖化結構,很難實現其漿粕化處理。尤秀蘭博士領導的技術團隊迎難而上,反復論證,在經過無數次嘗試后,終于找到了實現路徑,即利用共混漿液在凝固過程中因凝固速率不同而發生相分離的原理,紡制了內部微孔豐富、微纖疏松的聚丙烯腈絲束,實現了聚丙烯腈纖維的高度原纖化。他們在此基礎上開發出了長度分布適中、結構均勻、原纖化程度高的玉蜘蛛牌腈綸漿粕,產品不僅填補國內空白,還解決了國外同類產品長度分布較長、不易分散、對使用技術要求較高的問題,其技術水平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腈綸漿粕項目被認定為上海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A級項目,產品被認定為江蘇省高新技術產品,并榮獲國家知識產權局主辦的第七屆中國國際專利與名牌博覽會金獎。
上海蘭邦腈綸漿粕產品一經推出,立即引起摩擦密封行業各企業的極大關注,特別是行業內龍頭企業都積極試用,很快就因產品優異的綜合性能而批量采購。在配方中加入腈綸漿粕,不僅使加工過程中的粉塵大幅度減少,清潔環境,而且使剎車墊片、離合器襯墊等摩擦材料的高溫摩擦穩定性明顯提高,在密封墊片、密封板等密封材料柔軟度基本不變的情況下,拉伸強度顯著提高且泄漏率降低。使用了腈綸漿粕的產品,性能優異、綠色環保,使相關企業的競爭力明顯提高。腈綸漿粕的出現,改變了我國摩擦密封行業產品數量多、質量低、利潤薄的局面,為產品的升級換代提供了可能。
5年來,上海蘭邦從僅有幾位研發人員、幾間實驗室開始,成長為已在江蘇擁有生產基地且實現年銷售額超過2000萬元的企業。蘭邦的發展歷程也是其技術創新的歷程。蘭邦幾年來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力度,調整研發人員的知識結構,形成多學科交叉配合,進一步加強了研發團隊的創新能力,近期還將推出腈綸漿粕特種紙等相關新產品,為我國工業用功能性纖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