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今年以來,國內尿素因產能嚴重過剩,價格持續走低,出廠價甚至一度跌破1500元/噸。這使三聚氰胺企業獲得充足而廉價的原料。與此同時,在下游需求旺盛的利好推動下,三聚氰胺全年走出了量價齊升的牛市行情——出廠價先是達到年初的8300元/噸,到10月中下旬,各地三聚氰胺出廠價全線突破12000元/噸,創2007年以來新高。
據四川川化新天府化工有限公司總經理周駿介紹,國際上合成氨、尿素主要以渣油和天然氣為原料,近年來石油天然氣價格的持續走高抬高了尿素成本,繼而推高國際三聚氰胺企業的成本,導致歐洲、北美、日本等國家和地區不少三聚氰胺裝置減產或停產。這種情況刺激了國內三聚氰胺的出口力度,助推國內產品價格不斷走高。
在國內國外雙重因素的刺激下,國內眾多三聚氰胺企業實現了“十一五”以來最高盈利。“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高出近2000元/噸,且下游需求旺盛,基本沒有庫存,企業裝置負荷率普遍維持在80%以上。”河南中原大化銷售公司總經理郭全普表示。
山西豐荷三聚氰胺有限公司、山東聯合化工股份公司、四川玉象蜜胺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隨著三聚氰胺新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展,國內外對三聚氰胺的需求量今后仍將大幅增長。他們將抓住這一機會,繼續擴大生產規模。據粗略統計,目前國內在建、擬建的三聚氰胺項目累計產能超過50萬噸。如果這些項目按計劃在3年內全部建成,屆時我國三聚氰胺總產能將達160萬噸,占全球總產能的比重將超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