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盤受阻美指聯動
內銷遭遇緊縮政策
近10天以來,美元指數出現一波快速反彈,引發國際大宗物資價格大幅跳水,其中原油價格由89美元/每桶快速下降至84美元/每桶。國際市場乙烯價格隨之下跌,與之關系密切的PVC價格自然應聲而落。國內各地PVC現貨市場報盤隨期貨走跌,市場價格一改前期堅挺走勢,下滑跡象明顯。至11月末,華東、華南等地報價普遍已低于8600元。
國內方面,為管理流動性泛濫,國家緊縮政策一環緊似一環,自央行于10月20日加息0.25百分點,11月16日起提高六家銀行存款準備金率50個基點之后,又在短短的十余天后宣布于11月29日再次提高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使其創下18%的歷史最高記錄。受此宏觀調控組合拳打壓,國內大宗物資價格突發跳水走勢,先期大肆炒作氛圍急劇降溫。
下游需求面縮量減
傳統淡季交投低迷
為抑制房價過快上漲,今年國家有關部門輪番出臺嚴厲措施對房地產業實施了多次打壓,年內新建樓盤開工面積受到極大壓制。直至年末,打壓新政還在陸續出臺,這無疑再度給房地產業降溫。受此影響,建材市場也是寒意陣陣,觀望情緒蔓延,并將其向下游加工業傳導。因此,各種型材、電纜、塑料制品加工業對PVC需求銳減。加之時逢年終淡季,建材加工企業庫存意愿降低,轉入按訂單安排生產為主。
同時,先期PVC價格持續上漲過程中,一些經銷商預盼市場行情仍有持續走高之勢,多有囤貨居奇之意,一般視市場動態掌握進出貨節奏。近期因國內外PVC價格出現滯漲和下滑跡象,走軟趨勢似乎已經顯現,于是經銷商繼續增加存貨意愿不強,有些已開始由觀望轉為做空,獲利了結情緒濃厚。因此,如果沒有突發利好因素刺激,在買漲不買跌的慣性作用下,估計經銷商進一步壓低庫存或將成為年內的主流操作。上述不利情況,終結了四季度以來PVC一路上漲的強勢格局。
能源形勢趨于緩解
開工提高供應增加
三季度末以來,為完成“十一五”節能減排約束性指標,國內一些省區開始對高耗能行業實施嚴厲的停產限產措施。電石與氯堿屬典型的“雙高”行業,自然首當其沖地被限制產能。一段時間以來,由于行業整體開工率低于60%,導致電石價格快速飆升,一度達到4500元以上。受成本推動影響,PVC價格結伴上行。正是受這種政策限產的影響,導致行業開出率驟然下降,才醞釀出四季度PVC的一波上漲行情。然而,工信部負責人曾于11月上旬對社會宣布,“十一五”單位GDP能耗降低20%的目標有望如期完成。這實際是一個供電松動緩解信號,為先期因節能減排而被束縛的產能釋放提供了宏觀依據和保證。
為此,11月以來,面對有利可圖的市場價格,一些被安排限產停產的氯堿企業紛紛申請開車,特別是PVC大省的行業開工率正在漸次提高。據了解,目前在主要電石產區,如內蒙古、陜西等省區,PVC開工率已恢復至六成以上;東部的山東開工率已維持在八成左右;東北地區PVC開工率約上升至七成。從趨利的角度看,新近開工企業都盼望著趕上這波行情分“一杯羹”,同時又因趕上年終會計年度結算的需要,力圖出貨立即變現回款。這樣無疑會導致一時間市場供應量加大,需求格局短期內發生改變,促使PVC價格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