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市場下半年以來,以石化企業線型低密度聚乙烯掛牌價為例,華北地區自7月上旬最低跌至8800元(噸價,下同)的低點后超跌反彈,8月上旬上攻至10000元,其后由于成交低迷步入震蕩調整;9月份行情多次試探性拉升不果,始終未能重返10000元,同時在9600元的價位支撐也較為強勁,企業庫存逐步下降但國外進口又集中到港,市場陷入價格上下兩難局面,9月底國內聚乙烯市場線型低密度聚乙烯主流報價收于9650~10000元;國慶節后,聚乙烯價格再次出現了一輪中等強度的上攻行情,并突破10000元關口繼續走高,但10月下旬開始出現回落盤整至月底;11月初開始至今略有上攻。目前,華南市場主流報價在10900~11250元,華東市場主流報價10900~11150元,華北市場主流報價在10800~11050元。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在多重因素疊加發力支撐下,聚乙烯后市或現持續高位震蕩行情。主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是聚乙烯上游原油和乙烯單體價格居高堅挺的成本支撐,將限制其下行空間。總體上看,全球經濟復蘇步伐雖慢,但勢頭并未改變。國際原油市場將保持高位震蕩,市場預期美國實行二次量化寬松政策將有利于原油需求,確保油價繼續上攻,這也就決定了原油市場會得到一定支撐,年底兩個月價格可能維持在80美元/桶左右波動,也有可能繼續維持上漲態勢。同時,亞洲乙烯單體資源供應緊張局面雖然較前期有所緩解,但整體目前仍處于短缺狀態。目前中東地區、臺塑、日本東曹、東燃化工、新加坡殼牌、泰國等部分裂解裝置檢修檢修完畢,裝置開工不足,短期內難以恢復,導致亞洲市場乙烯資源緊缺,并因供給不足,乙烯單體價格仍將保持高位,市場上漲趨勢依舊存在,將有效支撐聚乙烯未來價格走勢。
其二是聚乙烯進口回落,而下游制品出口增長,國內生產部分受限將支撐價格高位。進口方面,聚乙烯進口料集中在8月中下旬至9月中上旬進入國內,貨源主要來自中東、臺塑、泰國和新加坡。由于國內外價差不利,加上中東開工率一直維持低位,同時海運費用上升,后續進口相較上半年有望縮減。據目前到貨情況來看,四季度后兩個月進口有望維穩,大幅增加的可能不大。下游制品出口方面,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9月,中國塑料制品出口量為64.7萬噸,1~9月累計出口量為552.4萬噸,同比增長14.5%。數據還顯示,9月份初級形狀的塑料進口量為205萬噸,1~9月累計進口量為1779萬噸,同比下降1.8%。四季度是歐美塑料制品消費旺季,后市出口有望進一步增加。同時,確保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華東地區工廠開工率仍將受到影響,對于年底市場投放量將會產能一定的抑制作用。
其三是時至農膜消費旺季,年底前總體需求較為看好。9~12月份為農膜生產消費旺季,目前多數農膜廠家的月產量在1500~2000噸,日光溫室膜廠家的月產量在2000~2500噸。華北地區農膜的需求可能繼續上升,因棚膜正處于生產最旺根據月份比例核算,9月份棚膜的實際產量占廠家全年產量的16%~20%,9~10月份農膜實際產量在全年中所占的比例會更高,實際產出量占全年的35%~43%,11月將達到峰值。目前,日光溫室膜廠家后期開機率有望回升,廠家訂單接已安排至12月底,后期生產以聚乙烯膜為主,根據往年經驗,進入11月份后,對聚乙烯的需求量增加。后期棚膜需求至12月底前保持平穩增長態勢,部分棉花地膜經銷商,也有意向儲備明年春季的地膜。綜上所述,后期隨著棚膜旺季和地膜廠家開機率的提升,對聚乙烯的需求量將逐步加大。
此外,10月19日央行加息,在大力抑制通脹的同時,極大地顯示了人民幣的升值預期。在國際貨幣競相貶值的情況下,熱錢勢必會追逐人民幣資源,預期熱錢的涌入合并國內金融市場流動性依舊充裕,也將會使國內包括聚乙烯在內的化工產品再度上漲。
總之,聚乙烯價格后市或將持續在高位區間震蕩盤整。面臨塑料消費旺季,且受歐美圣誕節日帶來的塑料制品出口小高峰影響,加上外盤乙烯單體因供給偏緊持續攀升、原油將還有望反彈,所以價格重心或有所抬升。但基于國內產能的逐步釋放將形成資源增長,中東產品低成本沖擊仍然存在,年底一個多月短期內國內供需基本可達到均衡,因此,震蕩區間內聚乙烯漲幅也將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