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化工網訊:塔罐如林,管廊如練;濱海亮麗,潮起云舒。今年5月,經歷27個多月的建設,天津石化百萬噸乙烯項目正式投入商業運營。這一項目拉動了天津工業總產值增長約4個百分點,帶動下游10條產品鏈,成為區域重要的經濟增長點。幾代天津石化人夢想成真,能夠見證中國乙烯行業的快速發展,大家引以為豪。
“十一五”期間,我國大型乙烯項目建成投產的還有茂名石化公司、鎮海煉化公司、獨山子石化公司等,規模多在百萬噸以上。今年全國的乙烯產量預計可達1380萬噸,比5年前增長了83%,首次出現生產增長高于消費增長,成為全球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乙烯生產國。
乙烯生產能力是衡量一個國家石化工業水平的重要標志。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乙烯工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年均增速保持在10%以上,已成為國民經濟重要的支柱產業,2005年乙烯產量達到756萬噸。但受產業起步較晚、資源供給等因素的影響,乙烯工業還存在自給率偏低、區域發展不平衡、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
2005年我國乙烯等相關產品自給率只有50%左右。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2006年國家制定并發布了乙烯工業中長期發展規劃,乙烯工業生產與建設步入了快速健康發展的軌道。“十一五”乙烯產業的任務是通過增加乙烯總量,形成一批世界級乙烯生產基地。抓緊完成國內現有大型乙烯裝置二輪技術改造,使其在規模、技術水平和節能降耗等方面有較大提高,同時加快大型合資乙烯項目的建設。
目前,國內已形成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沿渤海灣三個以乙烯為龍頭的石油化工產業集群。隨著中部崛起和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我國乙烯工業又呈現出從沿海向內地輻射之勢。
乙烯的發展催開了產業鏈上的朵朵鮮花:當年由于技術落后,乙烯衍生品“的確良”一票難求,現在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如今,品種繁多、檔次各異的石油化工衍生品——化纖、塑料、橡膠,已滲透在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更有很多產品擁有了自有技術,完全替代了進口材料:海爾洗衣機內筒料已經用上了國產料,中國石化企業生產的塑料座椅整齊地安置在“鳥巢”的看臺上……
展望未來,中國乙烯將在抗擊市場風浪中,不斷開辟新的更加宏偉的航程。
CHEM23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