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上流通的黃磷大多是中國出口的,曾經占到80%以上,但是現在有所下降,另外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黃磷生產國,占有80%以上的黃磷產能,然而,中國的磷礦儲量卻不是最高的,而且磷礦的品位相對也屬較低,西美信息最新報告建議:任何希望贏得黃磷市場的公司都應該了解當今黃磷的趨勢變化,否則將有錯失這一巨大且迅速變化市場的風險。
近日,國內權威的咨詢公司西美信息又新推出了《黃磷市場研究與預測報告》,此報告的部分內容更新于2009年初黃磷的報告,在國家嚴控、黃磷資源稀缺的形勢下,這份報告更引起了更加廣泛的關注,報告深入研究了從磷礦石到黃磷再到消費整條產業鏈,并且對從磷礦到黃磷加工到三氯化磷企業、熱法磷酸、磷酸鹽黃磷的生產和消費等100余家企業進行了研究,同時基于專家意見和電話調查,對影響黃磷生產和消費的各因素、相關政策進行了深入分析,從而對未來10年黃磷的生產和消費進行了科學的預測。
根據西美信息的最新《中國黃磷市場的未來報告》中指出,2010年國內黃磷的產能在200萬噸左右,但是去年的產量僅有不到90萬噸,也就是開工率不到50%。產能過剩已經成了中國黃磷行業的最大問題。從2005年開始,云南貴州等黃磷生產大省就開始展開淘汰落后黃磷產能的工作,而從2009年開始這個工作更推廣到全國,至今黃磷的產能仍沒有明顯下降,主要是由于小型的黃磷廠家在淘汰落后產能的過程中有許多被關停但是同時又有不少改建、擴建之前的生產裝置以達到行業準入門檻,而大廠家的部分不合規定的裝置也大多采用擴建技改的手段繼續經營,因此直至現在黃磷的產能過剩問題仍未能解決。
報告還探究了,我國現在是全球最大的黃磷出口國,從08年開始黃磷的出口已經開始下降,主要是出口征稅的原因。為了限制黃磷出口,國家從08年中提高了100%(到120%0的關稅,從而造成黃磷出口急劇下降,而且出口價格也劇漲。但是受金融危機影響,很多黃磷企業都支持不住,所以國家從12月把關稅降到75%,1月又降到70%,在09年7月又完全取消了特別關稅而恢復了以前一直執行的20%的固定關稅,所以2009年下半年的出口量比上半年有大幅提升,但是由于國際需求和出口利潤的影響09年的總出口量比之07年08年還是小很多。黃磷出口方面即使關稅為30%,企業都沒有利潤,所以關稅降低的影響對出口的實際影響不會太大。所以此報告還揭示了黃磷的出口還是會降低。國家的目標是不出口黃磷而出口黃磷的深加工產品。
該報告重點闡述了黃磷的資源供應、生產(歷年產量、技術、能耗、各地產量、主要廠家)、消費(歷年表觀消費量、分地域消費量、分行業消費量、下游的下游狀況)、進出口等相關信息。報告撰稿人之一,西美信息研究部研究員胡榮杰表示:隨著中國磷資源的快速消耗,政府將堅持對磷資源的保護,同時通過節能減排嚴格控制能源消耗、污染排放與產值的比值,因此在短期直接推高了黃磷及磷化工產品的價格,而長期來看,磷資源產品如黃磷、磷礦的直接出口必將繼續受到限制,但同時磷化工產品的深加工和高附加值產品的生產將得到鼓勵和一定的優惠,對于以磷資源為導向的國際企業,今后從中國獲得初始形態的磷資源產品將越來越難,而從中國進口磷化工產品或直接在中國投資生產精細磷化工下游會成為趨勢,致力于中國市場的企業需要抓住變幻莫測的黃磷市場的發展趨勢和啟示,這些內容在《黃磷市場的研究與預測報告》中均給予了詳盡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