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化工網訊:在周四上海舉辦的中國并購年會上,與會人士均希望,有活力、有創造力的中國民營企業能夠走出去,參與境外企業的并購.而海外并購不僅能促進企業自身的跨越式發展,也有助于推進中國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要進一步加大對跨境并購的支持,發展跨境并購對國家經濟而言有重大的意義."中國央行原副行長、現任中國銀聯董事長蘇寧表示.
中國本周最新爆出的海外并購案例是,位處天津的鑫茂集團擬出資逾50億元人民幣收購荷蘭光纖光纜巨頭DRAKA(DRAK.AS: 行情).對此,天津市政府副秘書長陳宗勝在論壇間隙對路透表示,"天津市政府將全力支持鑫茂集團收購這家企業,支持他們光纜,光棒業務做大做強."
而中資企業亦正在全球大舉收購自然資源公司,以及國際汽車巨頭旗下倒在金融危機中的虧損品牌.今年稍早,中國最大的私營汽車制造商--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即以18億美元獲得福特汽車(F.N: 行情)旗下品牌沃爾沃,創下中國收購海外整車資產的最高金額紀錄.
去年中國境外并購總值達426億美元,雖低于2008年時創紀錄的730億美元,但湯森路透數據顯示,這仍占全球并購總值的7.5%,高居榜首.(參看here)湯森路透第三季并購市場報告顯示,今年第三季中資企業海外并購額為355億美元,占中國并購市場總體規模的三成.
不滿足于國內13億人口的市場,中國企業只會進一步加快海外擴張的步伐.除了要確保石油、天然氣等資源的供應,中國政府也看重專業技術的附加值,尤其鼓勵國內公司尋求收購海外高科技、清潔技術企業及行業知名公司.
**支持民營企業"走出去"**
陳宗勝指出,這幾年中國企業的海外并購業績表現非常不錯,今年上半年并購交易活動仍大幅上升,交易總量高達99件,同比增長90%,資料顯示是歷史最好水平,"前幾年更多的是國有企業,現在民營企業在海外并購逐漸增加."
他并建議,下一步應該繼續推進國內的民營企業"走出去"進行并購,"有些產業和行業比較敏感,民營企業牽頭、國有企業也參加,可能更容易成功."
中國企業在以往的海外并購過程中并非一帆風順,一些國有企業的并購計劃往往因為政治阻撓等因素無疾而終,其中的典型案例是,2005年中海油收購加州Unocal失敗,而去年中鋁要增持力拓股權也感受到了澳洲公眾的敵意.
全國工商聯主席黃孟復亦表示,"如果說我們國家能夠有大批量民營企業通過并購國內外的有效資產來獲得加速發展,我國經濟增長的持續發展動力也將不斷增加."
但中國企業展開并購卻還面臨諸多難題,比如缺乏專業的人才,難以利用銀行貸款,以及缺乏并購債券等融資工具.
目前中國并購市場還較為初級,企業并購交易也缺乏金融工具的有力支持.厚樸投資公司董事長方風雷就表示,"我們現在還無法進行大規模的并購重組,特別是比較復雜的技術交易和現在國際上比較流行的俱樂部交易."
他指出,盡管現在中國央行已允許商業銀行發起收購貸款,但現有中國所有并購交易當中,銀行貸款還極為罕見,"中國應該適度鼓勵推出并購類高息債券,來促進并購融資"。CHEM23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