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化工網訊 精細食品級磷酸鹽系列品種是食品加工中不可缺少的食品添加劑與食品營養強化劑,早在上世紀初就被歐美等發達國家用于食品的加工中。隨著我國食品工業的快速發展,吃得健康、吃得安全對食品添加劑行業提出了新的要求,國內精細食品級磷酸鹽行業面臨著轉型升級的緊迫任務。
我國雖然已經成為磷化工生產大國,但國內食品級磷酸鹽行業的現狀仍然是“散、小、低、亂”。具體表現為:資源浪費嚴重,利用率低;產品結構不合理,精細化率低;企業規模小,成本高,競爭力弱;環保問題突出,污染嚴重;生產與銷售監管力度不夠。基于此,業界專家建議,我國要從磷酸鹽生產大國成為世界磷酸鹽生產應用的強國,尤其需要精細食品級磷酸鹽行業及政府主管部門轉變思路,突出抓好產業的轉型和升級。
首先是要從食品安全的角度出發,加大食品添加劑生產銷售的監管力度。嚴格國內食品添加劑生產與銷售企業的全過程監管,從資金、人員、裝備及現場管理等方面制定明確標準要求,對生產企業實施國家層面的食品GMP認證,以提高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的進入門檻。同時要嚴格執行今年1月19日國家質檢總局食品添加劑生產監督管理規定,提升國內食品級磷酸鹽行業的整體水平。
其次是要加大行業整合力度,加快礦、電、磷及衍生產品一體化進程。磷化工產業未來將以循環、低碳經濟為原則,朝著一體化和精細化兩大方向發展, 著力于將產業鏈向兩頭延伸拉長,打造礦山(磷礦、煤礦)—電力—黃磷—精細磷化工系列產品—磷化工產品物流配送一體化的經營模式。在產業政策上,鼓勵發揮東部、西部企業的各自比較優勢,加快存量資產的整合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加大技術創新工作的力度,著力打造精細磷化工行業的旗艦企業集團。
對于業內企業而言,必須抓緊對自己重新進行戰略定位,確定自己在市場競爭中的合理坐標,制定正確的戰略措施,否則遲早將會被市場淘汰。近年來,我國初級磷化工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已占有較大優勢。在此背景下,國外跨國公司開始積極謀劃進軍中國市場,未來國內磷化工行業必然面臨更為激烈的競爭。磷化工行業今后應在政府主管部門的協調指導下,以“優勢互補、盤活存量、強強聯合”的原則,實施跨地區的資產重組,逐步形成幾個在國內乃至全球有影響力的知名品牌精細磷化工基地。
再次是要通過資源整合,加快技術創新,提升國內精細食品級磷酸鹽行業的國際競爭力。精細化、高檔化是食品級磷酸鹽行業的必然選擇和今后的發展方向。我國磷礦資源豐富,具有發展精細食品級磷酸鹽的資源優勢。但磷礦石是一種不可再生的戰略資源,必須從現在開始突出強調資源的高效利用和節約利用,要讓每一噸磷礦資源能最大化地造福人類。做到這一點,就需要從提高產品的質量、性能和附加值入手,在精細化、高品質上做足文章、做好文章,由主要生產傳統大宗初級、低檔的磷化工產品轉向主打高品質、高附加值的系列精細食品級磷酸鹽和特種專用磷制品,把原料成本優勢轉化成為產業鏈的核心競爭力。
為此,專家建議,國內精細磷化工行業應在行業整合的基礎上,加大技術創新的力度和步伐,建立行業技術創新聯盟,采取走出去、請進來和自主創新相結合方式,盡快提升行業整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