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化工網訊 10月31日,從中國石化重點預探井官深一井獲悉:9月6日~10月10日,中國石化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運用超高密度鉆井液技術,穿越該井三套高壓鹽水層,標志著超高壓鹽水層30多年來一直無法解決的世界級勘探難題被攻克,我國在超高密度鉆井液技術研發與應用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
官深1井是中國石化在四川盆地官渡構造部署的一口重點預探井,位于貴州省赤水市,屬于典型的山地復雜構造帶。該井預計完鉆井深4110米,以下二疊統茅口組為主要目的層,兼顧探索下三疊統嘉陵江組、飛仙關組及上二疊統長興組。
官渡構造地層孔隙壓力變化極大,給鉆井施工造成極大困難。鉆穿異常高壓層,進一步確認高壓鹽水層下的油氣顯示及勘探儲量,一直是地質專家的夢想。上世紀80年代以來,官渡構造進行了10多口井的鉆探施工,均無法穿越高壓鹽水層,鉆穿超高壓鹽水層成為公認的世界級難題。
今年初,中國石化針對官渡區塊組織開展密度2.75克/立方厘米以上的超高密度鉆井液技術研究。經過7個月攻關,研制出具有中國石化自主知識產權的超高密度鉆井液分散劑SMS-19和高溫高鹽降濾失劑SML-4。9月6日,官深1井三開用2.45 克/立方厘米密度的鉆井液從嘉陵江組三段2864.66米處鉆進。10月10日鉆至3127米,地質錄井解釋表明嘉陵江組施工結束,高壓層段全部鉆穿,順利進入飛仙關組。
官深1井嘉陵江組的順利鉆探,標志著中國石化初步形成應對超高壓地層的鉆井液技術體系,實現了超高密度鉆井液體系在正常泵壓下施工的重大突破,徹底打破了國外專家提出的“使用重晶石作為加重劑時鉆井液密度無法突破2.64克/立方厘米”的技術禁區,創造了鉆井液密度2.82克~2.88克/立方厘米與進尺數331米的世界紀錄,鉆井液體系與施工技術居國際領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