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第九屆世界石油天然氣裝備博覽會在西安國際會展中心舉辦,大會聚焦石油化工裝備出口,以“買全球賣全球”為宗旨,旨在為全球石油裝備供采企業提供展覽展示和合作交流的平臺,吸引了來自國內外超200家展商參與。作為長期深耕在油氣能源行業的科技型企業,西安石油大油氣科技有限公司(下簡稱“西油大科技”)受邀參與本次博覽會,并舉行了3款核心產品的發布活動,備受行業客戶矚目。
發布會上,西安石油大學石油工程學院院長黃海首先致辭。黃海表示,西油大科技是西安石油大學科技成果轉化的典型代表,也是學校重要的科研驗證平臺和人才培養基地。在陜西省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和陜西高校“三項改革”的背景下,西安石油大學將通過校企合作、專利轉讓及橫向課題等方式,促進更多科技成果轉化落地,為區域社會經濟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在新品發布環節,西油大科技研發總監黃兆豐詳細介紹了本次發布的提高采收率用生物活性解堵劑SW-5030、低滲油藏提高采收率用乳化驅油劑QY-4070、壓裂用納米滲吸驅油劑NA-2050三款產品。
具體來看,提高采收率用生物活性解堵劑SW-5030采用高活性生物酶配方,通過優選由微生物代謝產生的復合酶體系,解除近井地帶油層水鎖和有機物堵塞,可以降解原油中的長鏈烴(膠+瀝+蠟),降低原油粘度,有效增加原油流動能力。
低滲油藏提高采收率用乳化驅油劑 QY-4070則通過表面活性劑降低油水界面張力,提高毛管數,改變巖石潤濕性,剝離油膜,實現油水乳化性,能實現有效提高洗油效率,擴大波及體積,實現“調+驅”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目的。該款產品在稀釋10倍條件下仍然能將油水界面張力降低至10-3mN/m,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
另外一款產品壓裂用納米滲吸驅油劑NA-2050則基于滲吸作用機制,具有提升采收率效果明顯、適應性強、環境友好等優勢,廣泛應用于常規油藏開發以及低滲透油藏等領域,為石油開采的增產增效和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據了解,在本次新品發布之前,西油大科技與長慶油田等多家行業頭部客戶進行了產品聯合試驗工作。曾參與上述三款產品試用的國內某大型油田企業負責人評價說,通過應用效果測試和數據類比分析,無論是性能效果還是質量特性,西油大科技的幾款新品均優于同行業最高水平。
該負責人說,在總共13井次的實驗中,解堵劑SW-5030產品累計實現增油4177.65t,平均單井累增油329t,平均單井日增油1.29t,平均有效期則達到254天。在試驗期內,驅油劑 QY-4070見效周期130天,累計增油3200噸、累降水1.6萬方。而驅油劑NA-2050在油田現場試驗中,實現了日產油由17.1上升至20.2噸,綜合含水由83.6下降至75.5%,增油效果良好。
西油大科技總經理張相春表示,以本次新品發布為契機,西油大科技將繼續秉持“科技興油 實業興邦”的使命,通過創新研發更多高效穩定可量產的油田氣增產增效系列產品,持續推動全球油氣能源的高效開發利用,為助力全球綠色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做出更大貢獻。
西油大科技成立于1994年,是西安石油大學科技成果轉化企業,也是國內最早從事高能氣體壓裂技術的單位。歷經多年科研深耕和產業積累,西油大科技形成了以提供暫堵壓裂、酸化、解堵等技術服務和30余款石油助劑等產品服務為核心的業務,市場全面覆蓋東北、華北等產油大省,同時出口哈薩克斯坦、伊拉克等國家和地區。
來自省市政府部門代表、重點高校院所、海內外合作單位等50余人,參加了本次發布會。西安石油大學的水力壓裂、電液復合智能完井等項目,同期也在本次發布會上進行了專項推介和路演。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