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化工網訊 DMTO-II工業化技術由陜西煤業化工集團、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和中國石化洛陽石化工程公司聯合開發,并已通過了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專家鑒定。在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孫偉善宣讀了DMTO-Ⅱ工業化技術成果鑒定結果。他說,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謝克昌、汪燮卿等12位專家和教授組成的鑒定委員會現場審核和標定,證明DMTO-Ⅱ技術的甲醇轉化率達到99.97 %,乙烯+丙烯選擇性85.68%,噸乙烯+丙烯消耗甲醇2.67噸;專用催化劑流化性能良好,磨損率低,處于國際領先水平。與第一代DMTO技術相比,DMTO-II每噸烯烴甲醇消耗降低超過10%。
![](http://www.xa-zd.cn/file/upload/201010/27/11-46-07-32-1.jpg)
中科院副院長李靜海指出,DMTO-Ⅱ工業化技術是企院成功合作成果的結晶,是我國新型煤化工領域關鍵技術的重大突破,開辟了替代石油生產烯烴技術的新路線,對促進新型煤化工產業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陜西省副省長吳登昌表示,陜西省將利用潔凈煤氣化技術與先進甲醇制烯烴技術,實現煤炭就近、高效、高附加值轉化,加快新型煤化工產業發展。
![](http://www.xa-zd.cn/file/upload/201010/27/11-46-07-32-1.jpg)
中科院副院長李靜海指出,DMTO-Ⅱ工業化技術是企院成功合作成果的結晶,是我國新型煤化工領域關鍵技術的重大突破,開辟了替代石油生產烯烴技術的新路線,對促進新型煤化工產業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陜西省副省長吳登昌表示,陜西省將利用潔凈煤氣化技術與先進甲醇制烯烴技術,實現煤炭就近、高效、高附加值轉化,加快新型煤化工產業發展。
陜西煤業化工集團董事長華煒、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所長張濤、中國石化洛陽石化工程公司副總經理王國良代表DMTO-II工業化技術許可方,與被許可方陜西蒲城清潔能源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培榮分別在許可合同上簽字。
據了解,陜西蒲城清潔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年產180萬噸甲醇、70萬噸甲醇制烯烴及配套項目,由陜西煤業化工集團、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共同出資178.65億元建設。項目由煤制甲醇、甲醇制烯烴、聚丙烯、聚乙烯等10個單元構成,將采用8.6兆帕壓力等級水煤漿氣化技術、先進空冷與甲醇合成技術,以及DMTO-II等十多項世界先進技術工藝,整個裝置具有技術先進、綜合能耗低、資源利用充分、環境友好等特點。建成后,每年可轉化煤炭350萬噸。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科技部、工信部、環保部、中科院、中國石化聯合會以及陜西省相關部門的領導,有關專家和企業代表出席了簽約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