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有媒體報道,2009年2月,雅士利旗下的山西雅士利乳業有限公司(下稱“山西雅士利”)在山西應縣金城鎮龍泉村一處孫某的冷庫,存放了約30噸奶粉,幾天后,山西雅士利來人將這些“藏起來”的問題奶粉更換包裝重新上市。
對此,雅士利在9月1日的聲明中稱,“此事純屬虛構”,并稱山西雅士利“根本沒有與所謂的孫某有任何接觸,更沒有將問題產品重新包裝上市之事”。雅士利表示,公司已經就此事向當地公安機關報案,要求追究肇事者應縣龍泉村村民孫某散布虛假消息的刑事責任。
上述媒體報道中還提到,山西雅士利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后曾使用回溶粉生產,并轉引之前媒體報道稱,有雅士利前員工拍到了生產流程中“回溶”的全過程,希望以此敲詐公司。2009年曾有媒體爆料,一份來自山西應縣質監局駐雅士利廠質檢組,提交給山西省朔州市質監局的請示報告(未加蓋公章)中也顯示,雅士利和施恩奶粉中添加了回溶粉。
(www.xa-zd.cn)
對于“回溶粉”的定義,上述刊發《雅士利問題奶粉去向》的媒體解釋為,是國家明令禁止的、堅決不能添加到食品中的劣質奶粉。這些回溶的奶粉包括未能通過質檢不能出廠銷售的奶粉、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尾粉以及已經上市、但因質量問題被質檢部門勒令下架召回的劣質奶粉。
針對“回溶粉”問題,雅士利在9月1日的聲明中稱,2009年6月份個別媒體報道雅士利利用“回溶粉”生產的問題后,山西雅士利已于第一時間向政府部門報告,“經相關政府部門查實,已經證實我司所有生產過程中不存在違法添加回收產品的行為”。雅士利還在聲明后鏈接了山西應縣政府于2009年6月25日出具的調查報告。
雅士利在聲明中進一步表示,山西雅士利自2008年9月13日至今由當地政府監管部門駐廠監管,政府駐廠監管人員對該公司原料入庫、領用、加工實行全程監管,對產品出廠進行了批批送檢,全部合格。該公司的所有生產記錄均由政府駐廠監管人員簽字保存。所有生產過程均在政府駐廠監管人員的現場監管下進行。
2008年9月16日,國家公布檢出三聚氰胺的22家乳制品企業名單,雅士利名列其中。次日,雅士利承諾下架、召回全部問題產品。 雅士利方面介紹,三聚氰胺問題奶粉已經全部銷毀。
中華化工網化工新聞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