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油罐車混用現象之所以成為行業“公開的秘密”,其根源在于運輸行業的激烈競爭和成本壓力。據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研究員陸明濤分析,用工業油罐運食用油的事件,可能和搬運、裝修、保姆/月嫂等行業一樣,都是因為市場是完全松散的獨立承包商所主導的結果。個體戶激烈殘酷的競爭會把任何成本壓縮到最低,把任何監管降到最輕。
對于長距離運輸而言,專車專用意味著成本翻倍,而回程空載更是讓司機們苦不堪言。此外,罐車清洗以人力為主,技術落后,清潔程度難以保證,蒸汽洗罐更是價格不菲。這使得司機們面臨“不清洗,省成本;清洗,虧本”的艱難抉擇。
為解決這些行業難題,箱箱共用推出了“藍綠雙循環”包裝循環服務。這一方案通過兩種不同規格、不同顏色的可折疊外箱和一次性的塑料內膽袋,實現了外箱與內袋的分離,從而徹底解決了清潔衛生難題。
目前看來,該方案已顯著解決行業痛點問題。
“藍綠雙循環”方案專箱專用,藍色面板的箱子用于化學品場景,綠色面板的箱子用于食品場景,實現了化學品和食品包裝的硬隔離,并且每一次用箱都會更換全新的FDA等級內膽袋,確保運輸液體的安全和衛生。滿足了“送、裝、返”全鏈路的“不串箱、不混用、安全衛生”等需求。
更重要的是,箱箱共用的全國循環服務網絡實現了就近發箱、就近回箱,大大提高了運輸效率和司機的收入。傳統槽罐車運輸中,司機常常面臨返程空載的困境,而“藍綠雙循環”方案以“1噸”為單位,使用常規卡車進行靈活配貨與裝載,徹底打破了傳統罐車容積的限制和對專車的依賴。司機在完成當前訂單后,可就近接取新訂單,無需再為返程空載而焦慮。
此外,該方案還兼顧了環保與安全問題。可折疊外箱設計便于回收再利用,提升了資源循環周轉效率;一次性內膽袋設計則有效避免了罐車清洗可能產生的環境污染,并確保了運輸液體的安全和衛生。而藍綠顏色識別與“一箱一碼”系統則進一步降低了管理難度,提高了物流過程的透明度和可控性。
顯然,箱箱共用的“藍綠雙循環”包裝循環服務,作為油罐車混運難題的破解利器,正展現出其不可小覷的市場潛力與前瞻性。隨著全球液體化工物流市場的蓬勃發展,特別是在新興市場與發展中國家的強勁推動下,該領域需求持續高漲。
如此背景下,可以預見,隨著市場認知度的不斷提升與行業監管力度的加大,箱箱共用“藍綠雙循環”包裝循環服務因其獨特優勢,將在行業發展浪潮中占據更加重要的位置,引領非危液體運輸行業向更加健康、可持續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