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正丹股份作為一家特種精細化工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長期專注于碳九芳烴綜合利用產業鏈,現已成功開發出偏苯三酸酐、偏苯三酸三辛酯、乙烯基甲苯等特種精細化學品。這些產品擁有非常廣泛的應用場景,包括環保型增塑劑、粉末涂料、高級絕緣漆、高級潤滑油、高溫固化劑、高端絕緣浸漬漆、聚酰亞胺高級絕緣耐高溫材料等。
值得一提的是,正丹股份在半年報中表示,公司以技術優勢為基礎結合客戶需求,新開發出一款高檔的偏苯三酸酐牌號:F1698,產品已小批量應用于高端聚酰亞胺鋰電池隔膜,大大提高了鋰電池隔膜的耐高溫等級,提升電池的安全性能。此外,高檔偏苯三酸酐在高等級合成樹脂中也得到新的拓展應用。
鋰電池的結構中,隔膜是關鍵的內層組件之一。由于鋰電池系列的電解液為有機溶劑體系,因而需要有耐有機溶劑的隔膜材料,隔膜的性能決定了電池的界面結構、內阻等,直接影響電池的容量、循環以及安全性能等特性,性能優異的隔膜對提高電池的綜合性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根據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的調研,2022年中國鋰電隔膜出貨量124億平方米,同比增長59%,預計到2025年,全球鋰電池隔膜需求量有望達到350億平方米。。據工信部消息,2023H1 全國鋰電池產量 400GWh+,同比增長 43%+;到2023年結束,全球鋰電池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約5000億美元,較2019年增長超過50%。
正丹股份通過不斷在產品上的創新,以及對現有技術的改造升級,拓展公司產品的應用場景,實現了產品技術行業領先。為獎勵其先進技術水平,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為公司頒發了科學技術獎。其中《化學法均四甲苯生產關鍵技術和成套裝備》和《面向高效電化學儲能的MOFs及其衍生納米多孔材料的可控構筑及應用》分別榮獲科技進步二等獎及三等獎。
除了在產品進行技改升級,正丹股份在綠色循環技改方面也闖出了自己的“賽道”。
其通過尾氣制氮項目的高效節能工藝去除尾氣中的雜質,對富氮尾氣進行綜合回收利用,與此同時通過建設綜合回收裝置,可生產10萬噸/年的液氮和氮氣,并通過新工藝實現節電量達30%,節能效果明顯。
公司方面表示:“尾氣制氮項目的實施,是正丹股份節能減排與保持偏苯三酸酐生產優勢的重要舉措,實現了經濟與生態雙贏。”
2023年對于全球化工行業而言,在需求走弱和產能過剩背景下,注定是艱難的一年,全球較多化工企業都出現了盈利不及預期。例如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BASF)日前公布了二季度業績初步數據,大幅下調了對今年的業績預期,并將其歸咎于全球工業產出低迷和消費品需求下降。
在我國,精細化工細分市場涉及國民經濟諸多領域,作為國家化學工業戰略發展中的重要一環,“十四五”計劃、“863”計劃、“火炬”計劃等多個國家級項目政策,都在支持并推動其行業的發展。
中國目前是世界第一大化學品市場,占據全球所有化學品銷售額的40%,預計至2030年占比將接近一半。面對疲軟的需求和不明朗的發展前景,外資化工企業紛紛將目光轉向中國,將中國市場視作未來業務的支撐點。以巴斯夫為例,其大幅追加中國地區投資,并加速與中國企業合作。
根據中國石油與化學工業聯合會預測,至2025年,國內化工新材料的整體市場規模將超過2萬億元,國內化工新材料消費量超過5700萬噸,自給率達到78.0%。
預計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國民對電子、汽車、新型環保材料等需求不斷上升,精細化工市場將保持高速增長態勢。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精細化工市場規模超過5.5萬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8%,預計2027年有望超過11萬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