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初,由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國際先進技術應用推進中心、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內蒙古研究院、中科慧拓聯合孵化的礦山新能源智能運輸機器人“載山CarMo”在鄂爾多斯正式發布,并已在煤礦實現落地運行。“載山CarMo”通過整合行業資源,集中攻關多項技術難點,在底盤功能整合、核心控制算法、感知定位融合方面實現多項技術突破,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關鍵部件國產化率在95%以上,可用于露天礦山、散貨碼頭等多場景的重載物料運輸。
從性能上來看,“載山CarMo”還具備了三大特點:其一,電池電量相較同等核載純電寬體車增加50%,達到525kwh,以精準控制策略發揮最大效能同時延長動力單元使用壽命;其二,支持斜坡、高速等各類情況下不停車順滑換擋,提高行車作業效率;其三,與同載重車型相比,車體更小底盤更穩,可實現0.3°以內轉向的精準控制,靈活穩定應對各種路況,保障車輛安全穩定運行。
同時,“載山CarMo”具備無人駕駛、近程遙控、遠程駕駛三種控制模式,可以滿足多場景多工況下運行需求,具備實時精準的環境感知能力,遇障礙物可自主選擇等障或避障繞行;多傳感器融合定位提供厘米級的精準定位。同時,基于精準控制和智能決策,可自動適應復雜路況,與挖機終端協同作業,自動完成裝載作業。
“載山CarMo”搭載了以“平行理論”為支撐的,世界唯一全機型、國內唯一多礦種、全場景適配的智慧礦山整體解決方案——“愚公YUGONG”。這套方案的實現是中科慧拓近30年技術沉淀,在國際智能控制領域開拓者、中國智能控制奠基人之一王飛躍教授的指導下,核心技術歷經了智能平行駕駛系統、平行工業智聯網平臺的完善,到如今正向設計適配系統平臺的新能源運載裝備的發布,形成“OS+P+V”的智慧礦山無人運輸的終局形態。
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現場展示了“載山CarMo”有序裝載、會車、跟車、邊坡卸載等全流程無人編組作業情況。目前“載山CarMo”目前在煤礦已經運行了三個月左右,每天可運輸土方1000立方左右,相比于傳統的燃油車燃料成本可以節約70%左右。同時已經與有人駕駛改裝型無人駕駛礦車實現了混編,得到了礦上的高度認可,全年可為煤礦節省40萬元左右的人力成本,運輸效能提高30%,實現“少人則安”,提高煤礦現場安全作業系數,助力智慧礦山高質量發展。
目前,“載山CarMo2.0”已完成設計,未來可實現雙向行駛,充電模式也將升級為換電模式,進一步提升整體運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