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十年間,立邦汽車涂料經歷了幾大重要階段,并在其中做了許多嘗試與調整。2008年,立邦與德國涂料廠家Bollig & Kemper成立了合資公司凱柏立邦汽車涂料(上海)有限公司,正式進軍非立邦傳統業務領域的歐系主機廠業務。2010年成立美系業務項目組,開始啟動針對美系主機廠的產品認可及業務推進;同年,立邦將零部件業務從整車業務中分離,提升其在零部件業務上的聚焦度。2013年,立邦又對管理方式展開重大調整,打破原有的區域化管理模式,往專業化、大客戶制轉變,實現了分系別、分行業的管理模式,進一步貼近客戶,提升專業化和專注度。2017年,立邦收購廈門鑫展望70%的股權,以加強立邦在客車業務領域的地位;2019年啟動與KNT的合資項目,希望借助雙方的合作,共享優勢資源/能力,共同推進商用卡車業務。近日,立邦汽車漆公司整車事業部總經理徐杰接受媒體采訪,分享了立邦對于汽車涂料業務的規劃與展望。
立邦汽車漆公司整車事業部總經理徐杰先生
聚焦三大業務 認清形勢契合客戶需求
汽車行業是一個相對保守的產業,由于技術和主機廠認證的壁壘,汽車涂料市場多年來一直是由業內包括立邦在內的幾家比較大的國際品牌主導。而從去年下半年,國內汽車產量卻出現了明顯的下行走勢。隨著競爭壓力的加大,主機廠對于成本控制會越來越嚴,這就倒逼涂料生產企業降低成本,提供更具性價比的產品。
目前,立邦汽車涂料業務共分成三大塊:OEM配套業務,零部件業務和售后修補漆業務。OEM配套業務在日韓系主機廠以及國內自主品牌中立邦都是領先的涂料供應商;汽車零部件業務中,立邦基本覆蓋了所有的零部件涂料應用領域,并在主要的細分市場占據重要地位。面對目前國內汽車產量的明顯下滑,立邦清醒地認識到不容樂觀的市場狀況,同時提供更具性價比的產品,來應對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
“立邦汽車涂料經營的是B2B的特種化學品業務,這要求我們在持續拓寬業務領域的同時,更加貼近和理解客戶,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化水平,滿足客戶持續變化的需求,為客戶創造最大化的價值。”徐總說道。
把難題當機遇 不做非理性行動
徐總認為,汽車行業未來的發展離不開四個關鍵詞:共享、數字化、自動駕駛、電氣化。立邦若想從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突出重圍,便要從這些尚處早期的新興技術中,努力尋求突破,獲得發展先機。
雖然自去年下半年開始,整個汽車市場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中美貿易戰的沖擊,立邦汽車涂料也在自主品牌和歐系業務領域受到極大的影響,但在一些細分領域的拓展,雖不是100%實現,絕大多數還是達到了最初設立的目標,有著非常不錯的表現。
徐總將其歸因于立邦“分行業、分系別”自主經營模式下“內外匹配”的結果:“總體上來講,我們還是希望在我們傳統業務領域建立壓倒性優勢,在非傳統業務領域積極嘗試拓展,不做非理性行動。在此基礎上,我們會重點考慮產品的持續升級,創新和整合(包括新技術的開發、引進,不同系別客戶產品的技術整合和優勢互補,不同行業的產品互通等);產品和服務的延伸(包括客戶現場使用的輔材等協同材料、創色、機器人仿形優化等);進一步本地化,原料生產國產化;與客戶共同開發創新;不斷深化與立邦內部(歐洲/日本/美國)關系企業以及并購合資公司之間的協作,打造一個合作共贏的內外生態環境。
共享與再創新 清晰規劃打造業界標桿
任外部環境風云變幻,立邦始終步履堅定,方向清晰,成為業界標桿式的存在。這一切,都離不開立邦高層對于企業發展和規劃的清晰界定。全球多個研發中心的技術共享、本地團隊的技術優化及二次開發創新,多管齊下,最終賦予了立邦在響應中國客戶多樣需求時足夠的靈活性和專業度。
“在立邦人心中,客戶永遠是第一位”的客戶導向原則貫徹于企業日常運營的方方面面。“但是客戶導向并不是盲目的跟從客戶,而是真正站在客戶的角度從客戶實際需求出發,提供真正能夠幫助客戶(客戶價值最大)的解決方案,”徐總說道。
而立邦在中國的“野心”不僅于此,立邦對未來的期許,只有一個,那就是——成為亞洲最大規模、引領市場的涂料制造與服務商。為此,立邦將不斷努力,用實際行動,為目標的實現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