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化工網訊 “PM2.5團聚除塵超低排放技術”日前已在國電豐城電廠34萬千瓦火力發電機組除塵減排技術改造中取得圓滿成功。去年12月,經江西環境監測中心的嚴格檢測,機組煙塵排放濃度均值僅為1.7毫克/立方米,除塵效率達到了88.79%。
“PM2.5團聚除塵超低排放技術”是華中科技大學煤燃燒國家重點實驗室張軍營教授團隊歷經十年開發出的一項新技術。這一技術是在傳統除塵器前增設團聚裝置,可使得細顆粒物團聚成鏈狀和絮狀,附著于大顆粒物,再由傳統除塵器對團聚后的大顆粒物進行捕集,可大幅提高細顆粒物的脫除效率。
這項研究得到了科技部863計劃、973計劃的立項支持,擁有多項自主知識產權。據環保專家介紹,該技術顛覆了以往物理除塵模式,采用化學團聚方式促進細顆粒物(PM2.5)團聚,是目前國內有效控制化石燃料PM2.5排放的重大科研成果,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武漢天空藍公司董事長李湧介紹說:從目前在各大火電廠、水泥廠的實際應用情況來看,該技術可提高除塵效率80%以上。張軍營教授表示,實際應用效果比預想的還要好,煙塵排放已經達到了超低排放的標準,經多環節協同除塵可實現“近零排放”。
華東電力設計有限公司設計總工程師戴建忠介紹稱,區別于以往的物理方法除塵,“這項技術采取化學路徑來解決問題,這在全球也是最前沿,值得大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