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巖氣: 漸改能源格局
頁巖氣大幅開采利用降低了美國對石油的依賴,未來全球能源供應中心也有望向西部轉移。目前,除美國和加拿大外,英國、法國、德國、波蘭、奧地利、瑞士、澳大利亞、南非、中國等紛紛展開頁巖氣研究、資源評價及勘探開發。最新消息,中國9月10日面向社會各類投資主體公開招標出讓頁巖氣探礦權,共推出20個區塊。如果這種趨勢持續擴大,頁巖氣或將引發一場新的能源革命,帶動全球經濟走出低迷。
目前,北美已經形成了50處非常規天然氣產區。根據IHS預測,北美頁巖氣主產區峰值時期產量將達到340億立方米/天,相當于目前北美天然氣需求的一半。而且,頁巖氣開采技術還帶動石油生產,北美已經探測到30塊非常規油產區。IHS化工部總經理Dave Witte指出:“過去美國頁巖氣產量僅占天然氣總產量的1%,目前已經占到20%,預計2035年會達到50%。”
IHS集團化工研究分析副總裁Mark Eramo指出,北美頁巖氣對化工行業最大的影響就是原料成本降低,給化工行業帶來更多機會。由于低成本給利潤讓出空間,目前北美石化產業已經開始慢慢復蘇。預計2012~2014年,北美會有更多的天然氣用作化工原料,競爭力也會增強。因此化工行業投資將增加,乙烯、丙烯、丁二烯等產品的供應會增加。此外,美國頁巖氣對外貿易也將增加,預計會首先考慮拉丁美洲和亞洲市場。
IHS集團劍橋能源總監周希舟解釋說,目前北美頁巖氣開采成本是每百萬英熱單位3~4美元,如果從亨利港送到亞洲市場,成本是每百萬英熱單位8~9美元(計入液化、運輸、氣化等成本),相比亞洲市場每百萬英熱12~14美元的天然氣,依然有一定競爭力。
煤化工:重在示范升級
作為原料多元化的一個重要方向,煤化工發展形成了風景中國獨好的形勢。IHS集團化工咨詢中國區總裁龐雄鷹表示,目前中國煤制烯烴約占烯烴總產能的5%,煤制乙二醇約占乙二醇總產能的10%,預計到2016年,這兩個數據將分別達到20%和15%。明年還將有兩個煤制乙醇項目投產。
神華煤制油化工部總經理梁仕普表示,在當前能源市場價格下,神華煤制烯烴今年前8個月的利潤水平非常不錯。其商業運行充分表明,與石腦油裂解相比,聚烯烴產品具有成本優勢,未來會有較大發展空間。
道達爾石化亞洲區副總裁Jean Viallefont稱,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煤化工市場之一。他強調,只要石油價格在80美元/桶以上,投資煤化工就有利可圖。隨著油價持續攀升,煤化工的吸引力還會不斷增加。不過,必須特別關注能效和環保水平的提升。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煤化工專委會秘書長胡遷林認為,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煤化工進入了以替代石油化工為主要方向的發展時期。雖然不少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但也出現了逢煤必化、盲目發展的過熱現象。根據近期即將發布的《煤炭深加工示范項目規劃》和《煤炭深加工產業發展政策》,“十二五”期間,中國煤化工不會急于擴大規模,重在通過升級示范,掌握一批新技術。
據悉,示范項目有15個,包括100萬~180萬噸/年煤間接液化、13億~20億標準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氣等。
生物煉制:獲持續關注
龐雄鷹告訴記者,生物煉制會是原料多元化探索路上一個最美的點綴,是對其他能源形式的有效補充。
諾維信首席執行官托馬斯·納吉表示,纖維素乙醇的成本大約是2美元/加侖,已經可以與市場上其他技術進行競爭。另外,用甘蔗制糖,轉化為乙烯,再轉化為聚乙烯,也有望成為一種非常具有競爭力的原料路線。生物燃料和生物乙醇是非常大的市場,美國、中國、巴西等國家都有雄心勃勃的發展計劃。
諾維信藺繼尚強調,石油化工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目前生物煉制還無法與石油化工直接競爭,但它代表了一個充滿希望的朝陽行業,不過發展初期需要政府給予一定扶持和補貼。
記者從會上了解到,諾維信、帝斯曼等在將纖維素中C5/C6糖轉化成生物基乙醇的先進酵母菌種方面已經取得了實質進展。意大利一條4.5萬噸/年的纖維素乙醇生產線幾個月內將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