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化工網訊) 訊 上周,南京市印發《進一步深化實施“千企升級”行動計劃的工作意見》,提出包括綠色制造升級在內的八大重點任務,以此促進低碳經濟和可持續發展。南京是化工重鎮,石化工業歷來是該市重要的支柱產業。由于南京環境容量極其有限,特別是隨著2014年(南京)世界青年奧運會的日益臨近,實施“千企升級”有著迫切的現實要求和長期的戰略需要。而這,毫無疑問將使石化企業的壓力進一步加大。
據悉,《意見》除對節能減排提出了重點要求外,同時鼓勵企業加強對水、煤、電、油等高資源消耗產業節能減排技術的開發應用,以推進企業節能降耗。顯然,石化行業因固有的高消耗、高排放屬性再次面臨新考驗。江蘇省化工行業協會會長秦志強表示,在當前形勢下,全省石化行業增長要盡快擺脫以往過度依賴投資拉動的狀況,轉向以內生增長為動力的發展之路。其中,在轉型升級過程中一個重點任務就是以新興產業替代和置換傳統產業,通過優化產業布局,促進產業高端化,做優做長產業鏈,竭力扭轉以往“偏資偏重”的產業格局。
“新形勢下,盡管企業需要升級的內容很多,但針對南京周邊的石化企業,不論是從人文關懷還是地理環境來看,優化產品結構都應當是升級核心內容,都要突出環境友好、資源節約兩型社會的要求。”秦志強說。
據了解,《意見》列出石油化工、光伏裝備、節能環保等16類147項關鍵技術,光伏、風電、特種高性能纖維材料、水污染防治等17條重點產業鏈,以及生物技術和新醫藥、大氣污染防治、節能裝備產品、資源循環利用等11個重點產業領域為“千企升級”突圍方向。
可見,不論是從自身的轉型升級,還是為配合輔助其他關聯行業調轉升級,《意見》都賦予石化行業更多的期望。毫無疑問,南京石化企業肩負了“千企升級”的引領重任。
當前,南京市正在加快新興產業建設步伐,積極實施先進制造業與先進生產性服務業雙輪驅動戰略。特別是通過實施《關于加快南京化學工業園區向循環型生態工業園區轉型提升的意見》,對園區提出“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綠色發展”的要求,突出生態環保倒逼機制,產業結構向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的綠色化工轉變,形成了生態環境質量全面改善的良好發展格局。
整肅與提升并重,研發與創新并舉。南京石化行業一批綠色化工企業集群開始呈現。德納(南京)化工有限公司就是其中典型一例。該公司主營環保型溶劑,其中12萬噸/年丙二醇甲醚及其醋酸酯,11萬噸/年乙二醇丁醚及其醋酸酯,產能均居亞洲第一位,是國際第三大生產裝置,填補了國內大型優質環保溶劑生產空白。
德納化工董事長秦怡生告訴記者,公司今后發展方向就是利用去年新增的6萬噸/年環氧乙烷裝置的優勢,向更寬廣的下游新材料業拓展。“目前公司已研發成功并形成了一定產能的新材料,市場前景看好。其中太陽能切割液,可廣泛運用于新能源材料中的多晶硅、單晶硅領域;乙二醇醚類,其中甲醚作為航空煤油防凍劑,二甲醚屬惰性溶劑用于汽車制動液。”秦怡生說。
同時,南京市也加大了淘汰化工落后產能的力度。要求園區新建內資項目必須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外資項目必須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對不符合園區發展定位、不具備改造條件的“三高兩低”企業,依法予以關停搬遷。為進一步整治已關停企業,9月6日,南京市雨花臺區安監局聯合區環保局,對該區因高污染、高能耗等原因實施關停的6家化工企業進行專項檢查。檢查組重點對企業遺留的反應釜、儲罐等設備設施進行了徹底檢查,并重點針對企業存在的化學廢棄物問題,責令企業立即進行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