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化工網訊)據中國橡膠工業協會最新統計,截至8月29日,我國有5家輪胎企業在東南亞等地建設輪胎廠,其中賽輪股份有限公司在越南的項目有望年底出胎。中國橡 膠工業協會名譽會長鞠洪振表示,這些企業形成了示范效應,還有多家企業也在謀劃到國外建廠,我國輪胎企業“走出去”辦廠的步伐有加速之勢。
據了解,目前我國輪胎企業海外建廠主要集中在東南亞。東南亞擁有全球70%的天然橡膠,橡膠供應充足而且運輸成本低,價格相對穩定,對我國輪胎企業形成了巨大的吸引力。
賽輪股份有限公司在越南投資設立的賽輪(越南)有限公司項目,位于越南胡志明市的西寧省福東工業園內,投資總額9500萬美元,主要從事輪胎產品的生 產、銷售,模具設備、橡膠材料產品的研發等,年銷售規模將達2.6億美元。該項目可能成為我國第一個在海外生產的輪胎企業。
杭州中策橡膠有限公司計劃投資10億元在泰國建立輪胎廠。據項目總負責人姜明勝介紹,現在該項目各項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建成后將形成年產60萬條全鋼載重子午胎、100萬條摩托車輪胎、300萬條半鋼載重子午胎的規模,同時還將生產炭黑、橡膠。
今年8月,三角集團有限公司宣布擬投資2.5億歐元在俄巴什科爾托斯坦共和國境內新建輪胎制造廠,該工廠的年產能為400萬條輪胎。目前,該公司正在考察斯捷爾利塔馬克市附近的兩塊土地。
此外,山東玲瓏輪胎股份有限公司計劃在泰國投資建設年產200萬套高性能半鋼子午線輪胎項目;今年7月,山東奧戈瑞輪胎公司宣布與印度尼西亞一家公司 共同投資印度尼西亞全鋼、半鋼子午胎項目,項目總投資2億美元,年產600萬條高性能半鋼子午胎及120萬套全鋼子午胎項目。
鞠洪振分析指出,我國輪胎企業海外建廠有兩大動力:一是能夠規避國際貿易壁壘,保持企業尤其是出口貿易的健康發展。他表示,當前我國輪胎行業遭遇國外 反傾銷、反補貼及特保等貿易摩擦頻繁,尤其是美國對華輪胎特保案對我國的輪胎企業打擊非常大,海外設廠可以“曲線發展”,規避一些國際貿易壁壘。二是東南 亞輪胎需求增長,尤其西方國家普遍對東南亞實施優惠的雙邊貿易政策,加之中國東盟自由經貿區的建立,東南亞輪胎市場前景看好。
杭州中策董事長沈金榮坦言,泰國基地的設立是中策橡膠應對國外反傾銷的一種手段。項目建成投產后,中策的哪種產品遭到反傾銷,泰國基地就可以生產哪種產品,形成“國外生產,國外銷售”的新型市場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