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化工網訊) 記者近日在走訪磷肥企業和相關科研院所時了解到,隨著螢石資源的日益緊缺,氟化工產品市場日漸紅火,中國大型磷肥生產企業正加快回收和利用磷礦伴生氟資源的步伐,以此實現資源綜合利用。
開磷集團與貴州省化工研究院合作,開發出磷礦伴生氟資源生產無水氟化氫等多項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磷化工技術。目前開磷集團已建成氟資源生產無水氟化氫2萬噸/年產業化示范裝置,該項目工藝技術指標與目前國際上最為成熟的瑞士戴維技術相比,單程實際轉化率提高60%,目前已申請發明專利3項。項目完成后,單臺套裝置精細氟化工產品年生產產值將突破30億元,利潤超過2億元,實現了磷肥、磷化工、氟化工企業可持續發展。
甕福集團將伴生資源綜合利用、打造新的產業鏈作為發展重點。該集團利用自主技術與國外技術結合,建成2萬噸/年的無水氟化氫裝置,成為國內第一家從磷化工生產過程中回收氟資源并加工無水氟化氫的企業,為磷化工行業的氟高效利用提供了示范。同時,該集團還先后建成聯產1萬噸/年白炭黑和4000噸/年氟化氫銨、氟化銨裝置,實現了從磷酸生產到氟化銨生產的全循環過程。今年年初,甕福集團2萬噸/年氟回收項目正式投產;與此同時,甕福集團子公司——甕福藍天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萬噸/年氟化氫項目也已投入建設。
云天化集團結合循環經濟發展需求,確立并開展了磷礦伴生氟資源綜合利用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先后聯合天津化工研究設計院、云南省化工研究院、青島科技大學等,通過合作開發、自主研發,建成3萬噸/年冰晶石產業化示范裝置,并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利技術和專有技術。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以磷肥副產品氟硅酸為起點制備氟硅酸鹽、氟化鹽等生產技術已相對成熟,但生產氟化氫的生產工藝尚存在較多問題。總體看來,我國利用磷礦伴生氟資源的水平較低,產品較為基礎,整體規模較小。但是,在龍頭企業的積極參與下,以及氟化工行業良好的發展趨勢,都將使得磷礦伴生氟資源利用項目的長期應用前景較好。
也有專家提醒企業,應避免出現因短期過多投入而陷入氟化工基礎產品產能過剩狀況進一步加劇的困境,并逐步改善工藝水平、加強技術研發力度,延伸以氟硅酸為原材料的氟化工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