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化工網訊) 山東是中國產鹽大省,而濱州是全省第二大產鹽市,無棣縣更是山東省產鹽第二大縣。受8月初臺風“達維”影響,濱州鹽業秋季減產130萬噸,直接經濟損失9億元,后續灘田治理費用近6億元。目前,各鹽場正在抗災自救中。專家表示,今冬明春海鹽價格可能會有微調,但增幅不會過大。
臺風帶來暴雨,全市鹽業損失慘重
沾化、無棣鹽區是濱州鹽業主產區。7月22日、26日的強降水再加上8月3日受臺風“達維”的影響,鹽區最高降水量426.6mm。由于雨量大、持續時間長,蒸發量幾乎為零,給各制鹽企業帶來很大損失。特別是8月3日“達維”熱帶風暴,雨急、風大、海潮高,各鹽業生產企業損失慘重。
8月3日持續大到暴雨,再加上上游河道一直排澇泄洪,下游海潮洶涌而上,鹽區溝、壕、池、房屋等被毀,鹽田洪水無處可排。除坨存原鹽有部分損失外,生產所需四級鹵水基本損失殆盡,池內存鹽所剩無幾,后期鹽業生產遭受重大影響。
據統計,全市原鹽秋季減產130萬噸,溴素4300噸,加上灘田設備損失,直接經濟損失近9億元。其中,無棣39850萬元,北海新區26109.5萬元,沾化23000萬元。同時,影響明年春季生產,減產50萬噸,后續灘田治理費用6億元。
各鹽場恢復重建工作正在穩步推進
濱州市鹽務局鹽政綜合科吳科長告訴記者,雨前,鹽業主管部門及各制鹽企業做好應對措施,備足搶險物資,還成立了應急小分隊,清理排淡邊溝、消除隱患,提開所有排淡閘門,為降水排淡做好前期準備。在雨中,各抗災小分隊值班看守,確保防潮大堤萬無一失。在雨后,維修溝、壕、池、埝、線路及房屋,盡最大可能泄洪排淡、搶時恢復生產,力爭將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無棣縣鹽務局局長邱海軍說,為幫助受災鹽業盡快重建,鹽務局組織技術人員分組到各鹽業企業調研,對受災鹽區進行全面、認真調查,進行技術指導。指導各制鹽企業從人員分工、落實步驟等方面進行了周密布署,各工區、單位成立了應急小分隊,對發生的災害險情采取有效措施,排淡搶險,減少坨地原鹽、池內原鹽的雨化損失。
目前,恢復重建工作正在穩步推進,爭取盡快恢復生產,力爭把損失減小到最低限度。
海鹽價格可能上調,但增幅不大
受臺風影響,濱州市鹽業生產減產較多,與濱州相鄰的東營鹽區也有程度不同的受損,但山東省鹽業主產區濰坊受影響不大,今冬明春原鹽價格可能有所上調,但不會有大幅度上調。
濱州市鹽務局鹽政綜合科吳科長介紹,南方井礦鹽產能加大,煤炭價格下調,井礦鹽生產成本下降。另外,如果海鹽及井礦鹽價格上調幅度過大,國外鹽會大量進口充斥國內市場。目前,我國“兩堿”工業鹽不景氣,普遍虧損,如果海鹽價格上調幅度過大,化工企業也難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