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是一個傳統的能源大省兼重工業基地,石油、石化和煤炭等資源雄厚。隨之而來的如煉焦、煉化企業也都是“老資格”的以資源起家的重化工業,在巨大的能源基數上,高耗能、高污染成為了能源大省落后產能的溫床。
黑龍江省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陳杰介紹說:“黑龍江省在淘汰工業行業落后產能過程中,打出了‘組合拳’。嚴防嚴控淘汰落后產能企業用地用礦,嚴把環評準入關,把能耗標準作為項目審批、核準和開工建設的強制性門檻等。”
記者了解到,黑龍江省在淘汰工業行業“兩高”落后產能上,重點推出了“兩個嚴格”,即嚴格市場準入條件和嚴格執行限制落后產能的政策。其中在嚴格市場準入條件上,對化工等涉及禁止類“兩高”和產能過剩行業建設項目用地,一律不予安排用地計劃指標,一律不予預審,一律不予批準供地;對未按規定期限淘汰落后產能的企業,不予批準新增建設用地。
該省還全面實施戰略環評、規劃環評和區域環評。據了解,有關部門對全省13個地市和農墾總局系統重點減排項目和松花江流域污染防治規劃增補400余項目建設運行情況進行了全面督查。
據黑龍江省工信委產業政策處處長孫萍介紹,工信委嚴把企業技術改造項目審核關,在項目審核、備案過程中,嚴格控制落后產能和產能過剩產業項目的核準和備案。同時加大了對化工、焦炭等行業淘汰類生產企業實行差別電價政策的實施力度,共對36家淘汰類高耗能企業嚴格執行差別電價。
在黑龍江省淘汰落后產能的“割肉之舉”中,最突出的莫過于化工企業。
黑龍江省東隆化工有限公司的20萬噸/年焦爐是黑龍江省2011年度重點淘汰落后產能項目之一,也是黑龍江省“十二五”期間淘汰80萬噸焦炭計劃之一。該公司總經理宋吉春說:“我們公司的年產20萬噸焦炭炭化室高度低于4.3米,按國家要求是必須要淘汰的。20萬噸/年焦爐被淘汰后,我們已將原有煤礦由年設計產能9萬噸擴大到30萬噸。此外,我們還派人出去考察,選擇好的項目在企業原址建設。”據了解,東隆化工有限公司的煤礦改擴建目前正在進行中,這是公司在去年淘汰20萬噸/年焦爐后再創發展的一個標志性項目。
記者了解到,黑龍江省在淘汰落后產能進程中,仍面臨著兩大制約因素。一是退出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主要是落后產能淘汰后,職工擔心影響工資收入,特別是拖欠的職工工資、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解決起來更加困難。二是地方財政收入減少所帶來的影響。特別是在一些邊遠市縣,那些需要淘汰的落后產能企業對當地財政收入還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
為此,黑龍江省委、省政府各部門提出3項建議:盡快出臺淘汰落后產能“等量置換”或“減量置換”實施辦法;加大優惠政策扶持力度,建議國家在稅收、土地、信貸等方面出臺優惠減免政策,對邊遠地區淘汰“兩高”落后產能企業新上項目給予優惠政策扶持;不斷完善配套制度,妥善解決好企業拖欠職工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及個人債務等遺留問題,妥善安置因淘汰落后產能而產生的職工下崗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