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化工網訊 央行網站新聞稿援引他在出席第22屆國際貨幣與金融委員會部長級會議時的講話稱,發達國家復蘇基礎仍不穩固,應繼續加快金融重組與改革,重建穩健的金融體系;新興市場復蘇較為強勁,但也面臨通脹壓力上升、外部需求變化、資本流動大幅波動等嚴峻挑戰,應大力穩定經濟,同時繼續推進結構改革.
而低收入國家進一步發展經濟的任務仍然緊迫而艱巨,需要國際社會特別是發達國家繼續加大支持力度,切實履行援助承諾."實現強勁、平衡和可持續增長是我們的共同目標."
周小川并指出,中國堅持實施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一攬子計劃和政策措施,國民經濟繼續朝著宏觀調控的預期方向發展,保持了較快增長,價格基本穩定;國際收支趨于平衡,人民幣匯率改革進一步推進.
"中國積極的危機應對措施,有力地遏制了危機破壞性影響進一步蔓延,為全球經濟的復蘇和結構調整爭取了空間和時間."他稱.
在談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改革時,周小川表示,目前國際社會高度關注基金組織自身改革的進展,份額改革是基金組織治理結構改革的核心和基礎,根本目標是提高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發言權和代表性,使成員國的份額權重與其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相對稱.
他并強調,加強基金組織監督職能應以治理結構改革為前提,同時應吸取本次危機教訓,加強對發達國家、特別是儲備貨幣發行國的監督;加強對跨境資本流動的監測,防范金融風險的跨境傳播.現有雙邊監督決定應予及時審查和修訂,以適應監督改革的需要.
周小川稍早曾表示,將新興市場國家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份額改革與匯率升值等問題掛鉤并非主流聲音;人民幣匯率調整將是逐步的,且不會采取所謂的"休克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