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化工網訊:“現在,我宣布,山東洪達化工有限公司焦爐煤氣制合成氨生產裝置投運圓滿成功!”11月25日9時18分,隨著合成觸媒還原結束,液氨合格品率達到了100%,山東省最大的焦爐煤氣制合成氨裝置在洪達化工總經理李韶華的宣告下投入使用。
工程技術總負責人游同想告訴記者,這次投運的15萬噸/年合成氨項目是焦炭—焦化(焦爐煤氣、化產)—凈化(提氫)—合成氨—硝酸—環己酮—己二酸—己內酰胺產業鏈條中最關鍵的一環,是洪達煤焦化多聯產精細化工項目一期工程的核心部分。一期工程總投資22億元,120萬噸/年焦化及配套化產工程已于2010年底全部建成投產,15萬噸/年硝酸項目已于今年9月投產。
該公司生產副總張國恩告訴記者,此次投產裝置中采用了全國首臺二合一(新鮮氣、循環氣)合成氣壓縮機,脫碳、制氧制氮、混合提氫都采用了先進的變壓吸附工藝。
洪達化工是山東洪業集團的下屬企業,煤化工是洪業集團新涉及的產業。目前洪達化工正在著手120萬噸/年煤焦化、2×10萬噸/年醇酮混合物、14萬噸/年己二酸、30萬噸/年硝酸擴能改造等二期項目的建設準備工作。二期工程項目預計總投資50多億元,2013年全部建成。項目整體建成達產后,預計年可實現銷售收入150億元、利稅23億元。
李韶華表示,洪達煤焦化多聯產精細化工項目采用的這條新產業鏈條,有別于洪業集團以前天然氣—提氫—合成氨—硝酸—己二酸的工藝,也有別于全國無煙煤—半水煤氣(提氫)—合成氨—硝酸的工藝。生產己二酸和己內酰胺的這種原料路線不僅在山東省是首創,在全國也是首例。這一循環經濟模式的運行,將為全國焦爐煤氣綜合利用、合成氨原料路線改善、環己酮—己二酸—己內酰胺的經濟運行、精細化工產品集約化發展探索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