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化工網訊 國慶節來臨之際,從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傳來喜訊:到9月底,由大唐國際發電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大唐國際內蒙古多倫年產46萬噸煤基烯烴MTP(甲醇制丙烯)項目,已進入全面開車準備階段,其中4套主體化工裝置已進入試車狀態;4套輔助裝置進入正常運行狀態。這標志著我國又一開創世界先河的煤基烯烴工業化示范裝置即將投產。
大唐國際多倫年產46萬噸煤基烯烴項目預計總投資180億元,為國家“十一五”規劃重點鼓勵類項目,同時也是我國能源戰略石油替代工程煤基烯烴類示范項目。該項目以內蒙古錫林浩特市勝利煤田褐煤為原料,采用集成殼牌粉煤氣化、魯奇低溫甲醇洗、低壓甲醇合成、聚丙烯等一系列工藝技術,年產甲醇169萬噸,年消耗原煤630萬噸,年產聚丙烯46萬噸,乙烯2.2萬噸,液化氣4.2萬噸,粗汽油18萬噸,硫黃3.8萬噸。項目于2005年7月開工建設,2009年11月聚丙烯二線裝置開車一次成功并產出聚丙烯,今年年內將打通全流程。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該項目投產后將創造多項世界第一:單臺氣化爐可處理干燥后的原煤2800噸,為世界最大規模,一個項目同時建設3臺這樣的氣化爐更為世界第一;低溫甲醇洗處理氣量世界第一;日產5000噸的大甲醇裝置與世界最大甲醇裝置并列世界第一;MTP裝置為該技術在世界上首例工業化應用。
此外,該項目在工藝流程上即可實現清潔生產:利用低溫甲醇洗裝置回收二氧化碳,將其轉化為合成氣原料中的有效成分一氧化碳;利用甲醇合成燃料氣進入管網來滿足MTP裝置的加熱爐所需燃料氣;利用回收冷凝液經除氧和閃蒸擴容后進一步化學制水,制脫鹽水來滿足鍋爐給水和聚丙烯造粒所需脫鹽水等,充分實現資源、能源的綜合利用,達到廢棄物資源化、減量化和無害化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