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化工網訊:由于全球燒堿供應趨緊,美國多家燒堿生產商已宣布年內第三次上調產品價格,與此同時,亞洲地區價格也一路飆升。近期,東南亞燒堿進口市場,50%液堿進口價格多在500~520美元/干噸(CFR,東南亞),高端價格成交略有增多。市場人士稱,新一輪提價將從6月開始。
美國方面,西方化工(OxyChem)、陶氏化學和奧林于4月底宣布,5月1日起對燒堿價格上調50美元(干短噸價格,下同)。進入5月后,美國又有兩家生產商宣布將燒堿價格上調50美元。
亞洲地區,由于3月11日發生的大地震使日本生產裝置關閉,導致亞洲供應趨緊,同時需求強勁,燒堿價格一路攀升。目前,韓國、日本都沒有現貨供應,產品全部供應本地消費,中國成為亞洲地區唯一的現貨供應商。東北亞是燒堿主要出口地區,擁有產能3850萬噸/年,幾乎占全球產能的一半。根據ICIS提供的價格報告,東北亞燒堿出口價格連連攀升,與年初相比,上漲了50%左右。
關于價格飚升的主要原因,奧林公司總裁約瑟夫魯普在今年第一季度盈利發布會上表示:“日本大地震對全球氯堿工業的影響可能會持續到2012年,日本大約13%氯堿產能遭到地震破壞,至今還沒有恢復運行。另有25%產能因為地震導致電力供應中斷難以正常運行。”通常日本每年都要出口約50萬~75萬噸燒堿。
生產問題同樣困擾著美國市場。4月19日PPG公司宣布產能為25萬噸/年的西弗吉尼亞州燒堿裝置因機械故障,供應遭遇不可抗力影響。雖然5月3日PPG宣布北美地區液體燒堿供應恢復正常,但粒狀燒堿供應依然受到影響,所有液體燒堿按訂單85%供應,直至另行通知。PPG在路易斯安娜州查爾斯湖還擁有25萬噸/年燒堿產能。由于氯氣泄漏,喬治亞半島(Georgia Gulf)公司路易斯安娜州的氯堿裝置自4月初以來,負荷率僅維持60%左右,預計6月初可恢復正常生產。目前,喬治亞半島的氯堿只供應合同用戶,沒有現貨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