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化工網訊 8月20日,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這一天,黑龍江省七臺河美華焦化有限責任公司60萬噸/年焦爐建成投產,讓企業職工們又看到了公司發展的美好前景。此前兩個月,他們已經拆除了總產能22萬噸/年的焦爐。
七臺河美華焦化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集煤炭洗選加工、煉焦、化產回收、城市煤氣供應為一體的煤炭深加工企業。在全國焦炭產品處于最低谷的1999年,董事長李寶武看準商機,著手籌建焦化項目。2000年10月,產能5.5萬噸/年的紅旗3號焦爐投產,時隔兩年,16.5萬噸/年99-Ⅱ型焦爐也相繼投產。2004年,他們又投資建設了煤氣儲備工程,自2005年開始向欣源小區居民供氣。這些項目給了企業較為豐厚的回報。
在當時,總產能為22萬噸/年的兩座焦爐對促進七臺河地區的工業生產,拉動地方經濟的快速發展確實起到了示范帶頭的作用,他們也是七臺河市第一個投資興建機焦爐生產焦炭的民營企業。然而好景不長,2008年,由于這兩座焦爐炭化室高度均小于4.3米,不符合國家焦化產業政策,再加上焦爐的環保設施落后,屬高耗能、高污染設備,被列入了淘汰落后產能的行列。
“被列為淘汰落后產能范圍后,公司決策者們感到壓力很大,22萬噸/年焦爐生產的煤氣大部分為七臺河市最大的居民小區欣源小區供氣,一旦關閉或拆除,將給小區居民的生活帶來很大影響。”公司總工程師趙月柱對記者說。
一邊是國家的政策,一邊是欣源小區7000多戶居民的生活用氣問題,這讓美華焦化公司犯了難。但為了響應國家政策、履行社會責任,美華公司決策者還是做出了最后的決定,將一份計劃于2008年4月開始建設60萬噸/年焦爐建設項目的建議書遞到了七臺河市經委領導的手中。與此同時,美華公司22萬噸/年焦爐也被列入七臺河市淘汰落后產能計劃,并申請了2010年淘汰落后產能中央財政獎勵資金。公司還向七臺河市政府承諾,將在2010年6月徹底關閉這兩座焦爐。
然而,22萬噸/年焦爐的拆除工作并不是開始想象得那么簡單,欣源小區居民們聽說要拆焦爐后,紛紛找到美華公司和市政府表態,不同意拆除。不僅如此,隨著新項目的陸續建成,美華公司內部也出現了不少難題。眼看60萬噸/年焦爐即將建成需要用煤氣進行溫爐,而在溫爐期間,也正值老焦爐拆除、新焦爐沒投產的新舊交替階段。如果沒有煤氣溫爐,就意味著新建的60萬噸/年焦爐不能按時投產。
面對居民小區煤氣供應不上和新爐溫爐煤氣接續不上的困難,美華公司決定,在新舊焦爐交替的兩個月時間內,自籌資金近200萬元從七臺河礦務局煤氣公司購買了260余萬立方米煤氣,解除了新老焦爐接替階段煤氣供應不足的困境。老焦爐拆除當日,他們采用鉤機、吊車等拆除焦爐主體設備,環保部門也對現場拆除進行了跟蹤錄像,政府相關部門現場督促。在社會各方面的共同協助下,他們終于提前半個月完成拆除任務,而這一時間比工信部的限期提早了3個月。
自2008年4月開始建設的60萬噸/年焦爐炭化室高度為4.3米,采用搗固側裝煤工藝,可擴大煉焦用煤范圍。由于采用先進、適用的焦化酚氰廢水生化處理技術和裝煤、推焦二合一地面除塵技術,可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改善操作環境。該項目預計年可實現產值10億元、利稅2億元。
“雖然拆除了原有的22萬噸/年焦爐,但我們又新投產了60萬噸/年焦爐,不僅改善了城市環境,大力開發焦爐煤氣下游產品,還增加了488個就業崗位,再一次履行了社會責任。可以說,淘汰落后產能為我們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趙月柱自豪地對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