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表示,從基本面情況來看,雖然2010年過高的市場熱情使得原有的盈利預測過于樂觀,導致部分公司年報低于預期。但從實際數據來看,醫藥上市公司的表現并不算太差。南京證券表示,在92家已披露年報的可比公司中,80%的公司凈利潤增長,其中10.9%的上市公司凈利潤增長幅度超過100%,10.9%的上市公司凈利潤增長在50%-100%,50%的公司的凈利潤增長幅度超過30%,高于行業平均水平。而東方證券則預測,在其重點覆蓋的醫藥公司中,2011年一季度業績同比增長50%以上的將包括京新藥業(002020,股吧)、上海凱寶、東阿阿膠(000423,股吧)、海翔藥業(002099,股吧)等個股。
綜合來看,目前醫藥行業基本面的最大壓力來自于降價政策。不過,國泰君安表示,由于當前已進入新一輪的降價周期,預計后續仍有2-4次的降價政策會出臺,市場上對于降價政策的不確定性存在擔憂。但歷史數據表明,行業基本面受降價影響較小。同時,作為醫改政策紅利年,2011年行業的整體增速仍然值得樂觀,預計能繼續保持在22%-25%。而長城證券也在報告中指出,2010年-2020年,龐大的人口基數、城鎮化和老齡化將拉動醫藥消費內生性需求,同時醫療保險覆蓋率和人民收入水平雙重提升,依然是被壓抑的醫療需求持續釋放的動力,因此醫藥行業穩定增長的態勢確定無疑。
而從估值的角度來看,當前醫藥板塊的絕對估值水平并不算太高。目前行業2011年PE已回落到29-30倍,如果剔除一些垃圾股和股價過高的新股和次新股,傳統股票的估值大約在26-27倍,相對于行業22%-25%的增速,已經達到了一個合理范圍。但是,從相對估值的角度看,目前醫藥板塊相對大盤溢價水平依然超過110%,相對于歷史均值仍處于較高的水平,而且隨著2011年盈利業績的進一步向下修正,短期醫藥行業的相對估值并沒有優勢。在基本面多空因素處于均勢,估值相對合理的情況下,板塊整體行情的啟動可能仍需要時間。
不過,大多數業內人士認為,當前是一個適宜中長期布局的時點。一方面,2011年行業增速有望呈現出前低后高的走勢,隨著藥品降價細則的靴子逐個落地,“十二五”規劃等實質性利好政策的出臺,公司盈利增長的確定性將逐步提高。到2011年中期,大多數公司2011年的盈利預測有望調整到位,甚至存在向上修復的可能性。另一方面,隨著下半年的到來,市場估值水平將逐漸轉向2012年,醫藥股的估值壓力有望進一步消化,板塊的吸引力也將逐漸凸顯。